岁时纪人文餐吧:一屋书香,伴随舌尖四季
坐在岁时纪人文餐吧靠窗的沙发里,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陪伴大家消磨一下午的惬意时光。 本报记者 刘银艳 摄
本报记者 刘银艳
以书下酒,对于多少有点豪放情怀的读书人来说,堪称绝妙,而如果常去的书店楼上就恰是一家品位不俗的人文餐吧,则最合适不过。
一楼有一屋子的书,二楼有刚出的桂花酿,有窝心的布艺沙发、落地的大玻璃窗。拎几本心仪的书,上楼,落座,阳光透过或疏或密的树叶照过来,则酒未品已有点微醺。
两年前,在长沙市河西新民路爱民巷,岁时纪人文餐吧在岳麓书社麓之风书店二楼落下脚来。老板伍娟选择与书店做“邻居”,要的是能“吃”出书香的氛围,因而全然不顾它的前身只是个堆满了书的仓库,也全然不顾这是条从新民路拐进来还要走上一段路的僻静小巷。
但现在,它被长沙的“吃货”们定义为“不得不去的特色人文餐吧”,有定期的读书会,有特色文化讲座,有不期而遇的小电影,当然也有随四季而换的特色美食。
两年前,这条小巷还显得车少人稀,“岁时纪”两年的坚守,焐热了这条街,音乐酒吧、文化茶楼、小话剧剧场相继入驻,加上原有的书店、人文餐吧,文化生态链已然慢慢建立。现在想要来这条街上消费,不早点来只怕没有停车位。
11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岁时纪,正赶上这里在播放一场美食主题的小电影。偌大的餐吧,用书架、酒桶、博物架隔出了几个既相互通透又互不干扰的区间,谈事的谈事,看电影的看电影,置身其中,感觉像来到了某个老朋友家里的客厅。
“岁时纪营造的氛围,就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老朋友的感觉。”伍娟说。因此她设计的用来摆台的餐纸上,都印上了这样一段话:“岁时纪,老友记。一杯沧海,一碗桑田,一屋书香,带您温故知新,品味舌尖四季。”
一个叫傅忠良的文艺男迷上了这样的感觉,把向女友求婚的地点定在了岁时纪,还非要在这一带租场地,开办他的文艺复兴小话剧剧场,后来真如愿了,剧场离岁时纪只有几步远。
“就算再有文艺范儿,岁时纪能保持这么旺的人气,仍离不开菜品的丰富,长沙人还是挺‘好吃’的。”伍娟说,在长沙众多的文艺型餐吧里,岁时纪的菜式是最多的。“菜单上永远保证有五六十个菜品,每两个月翻新一次。”
伍娟爱旅游,现在每到一地,她的目光盯上了当地的特色菜。她带回了云南腌制的茉莉花,于是餐吧有了茉莉花煎蛋;带回山西沁州最好的黄小米,推出了红糖桂花小米粥……最近一趟江西之行,又订制了苦菊提炼制成的苦菊豆腐。
“岁时纪,老友记。老友相聚,无酒不欢。”伍娟虽然酒量有限,对酒的痴迷却有目共睹,“微醺岁时佳酿”成了店里的招牌,春天的桃花酿,夏天的青梅酒,秋天的桂花酿,冬天的老友记花雕,单看名字,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了。
■记者手记:
常言道,独木难成林。岁时纪人文餐吧的选址,就有点出人意料,选在一家书店的二楼。尽管前身是一个仓库,还很偏僻,但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却让它一问世就有着不一样的定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吸引了众多文艺型商家与其为邻,慢慢繁衍出的文化生态链让各方受益。这样的经营方式,就像它推出的“微醺岁时佳酿”一样,越往后越迷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