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名博湘南行”看产业转移承接、升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晓辉 编辑:杨洁 2014-11-30 10:59: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黄晓辉
  
  11月24日至29日,记者随“网络名博湘南行”采访团,走进郴州、衡阳、永州3市,探访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努力与探索。
  
  在近6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在3年前获批的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环境”成了一个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我们看中的就是江华的服务环境,”江华九恒数码科技公司负责人马建波说,从动工到第一单产品下线,仅用了120天。九恒集团作为占据中国快递条码单半壁江山的行业龙头企业,“是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下了最后决心”。
  
  凯盈科技落户江华,从注册公司到办理有关手续,仅用了5天。“从立项到投产各个环节的行政审批全部在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都交由江华行政效能监察室限时交办。”凯盈科技副总经理张志恒说。
  
  “硬件不足软件补,优势不足服务补,投入不足作风补。”江华练就一身“保姆”功夫,先后吸引了九恒集团、五矿稀土等众多大型项目落户。“江华速度”让名博们直呼,“这个林区达80%的湘南小城了不得!”
  
  “湘南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令人陶醉。”28日,初到绿波荡漾的郴州高新区金田湖,名博又发赞叹。而在两年前,“金田湖”却是另一番景象——尾砂遍布,污水横流,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
  
  承接产业转移,多还“旧账”,不欠“新账”。湘南还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发挥环境优势,正在努力实现更多“进账”。
  
  “对不起,已经没客房了。”来到汝城县热水镇当晚,名博们感受到这个温泉小镇的火爆人气。“石气生烟火,潭声若沸汤”,热水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多年一直是小有名气、少有人气。去年,郴州提出以汝城为龙头,建设“中国温泉之都”,并整合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及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温泉养生、生态观光和文化体验三大特色。今年10月,景区内外路网拉通,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下,衡南县宝盖镇的千亩茶园和万亩银杏林,也发生着产业升级的量变。
  
  初冬的宝盖银杏基地,遍野金黄。“种植区域遍及宝盖的5个村,20万余株银杏树年产果30万斤。”宝盖镇镇长廖维良说,这里目前是全国连片面积最大、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银杏种植基地。宝盖镇有机茶场,则绿意盎然。场长李汉民介绍说,茶场年产茶6万余斤,产值800万元,每年可解决1000余人就业。
  
  规模上来了,效益出来了,产业升级的优势也在显现。几位从耒阳慕名而来的游客说,每年都会骑自行车来宝盖。春天来摘茶、制茶、品茶。秋天就来赏黄叶、吃银杏果。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做法一定会持续发力,回去之后还要好好推介。”名博们表示湘南行收获良多。而网上的讨论还在激烈进行——“承接不是吃‘二手饭’”、“留住环境吸引力”……截至11月29日,#网络名博湘南行#话题微博,在新浪和腾讯微博的阅读量已近1亿人次。
  
  【微博精选】
  
  @梦遗唐朝:在凯盈科技,印象最深的是那面大大的专利墙。在江华九恒,生产着快递行业半壁江山的条码单,谁会想到我们的某一个快递有这个湘南小城的参与?我们的生活,离江华很近……
  
  @黎家美沙TONG:“热水小镇,鼎沸中国”。湘粤赣三省之交的汝城县热水镇有这样的资本——除富含多种矿物质外,水温高达98℃。在泉水里煮鸡蛋和花生,再听着畲族民歌,安逸!
  
  @记者廖隆章:看石鼓书院文化厚重,看湖南首家综合保税区发展迅猛,看衡南宝盖古民居青瓦白墙、万亩银杏林黄叶满山……来,为大美衡阳点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晓辉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