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雅韵三湘·音乐经典‘绚丽民风’暨2014湖南音乐季闭幕式音乐会”在湖南音乐厅圆满落幕。受邀担纲指挥的著名女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小瑛不仅出色完成音乐会上的5首交响乐,在观众的要求下,还临时加演了《茉莉花》和《挪威舞曲OP.35-2》两首曲子。
原定为1小时45分钟的演出,增加了近30分钟,这对于一位已经86岁高龄、全程要站在舞台上指挥的老人来说,体力已到极限。在观众恋恋不舍的掌声中,郑小瑛被工作人员请到后台休息,即使在这短暂的休憩期间,郑老的“乐粉”们也在争先恐后地与她留影纪念。逮到一个空隙,记者采访了郑小瑛,她也愉快地谈起了对音乐的一些看法。
讲解加字幕,让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
郑小瑛是第一位多次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作为中国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她的指挥很有个人风格。演出开场前,郑小瑛总会先与观众交流,讲一些关于演出曲目的故事,让观众们从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来认知音乐,这场音乐会也不例外。
《图画展览会》是本场演出的首个曲目,由《侏儒》、《古堡》、《杜伊勒里花园》、《牛车》等10段乐曲组成。郑小瑛说:“这个曲子是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为挚友画家哈特曼的10幅遗作创作的一套乐曲,在这部作品中,穆索尔斯基倾注了他全部的哀思和热情。希望观众们能仔细聆听音乐,通过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插上想象的翅膀。”郑小瑛细细地讲解着每段乐曲的主题,引导着观众去欣赏它们,譬如在《牛车》片段中,既有表示笨重简陋的牛车蹒跚而过的低沉音乐,也有大号奏着驾车人沉重悲戚的歌声。在《杜伊勒里花园》片段中,欢快跳跃的旋律犹如孩子们在美丽的花园里欢笑嬉闹的声音……
除了讲解,舞台两旁的屏幕也会不时跳换音乐主题的字幕,帮助观众理解当前的音乐情境。郑小瑛的这种方式很有效,聆听音乐时,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似乎随着音乐的旋律徐徐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音乐如此美好,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共享”
在后台,“乐粉”们围着郑小瑛,叽叽喳喳议论着,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体会告诉眼前这位老人。
“郑老师,我感觉真的特别好,尤其是在舞台上放了字幕,非常棒!”“郑老师,能亲眼看到您在台上指挥,亲耳听到您指挥的音乐,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郑小瑛安详地坐在沙发上,她认真聆听着大家的议论,脸上的笑容慈爱而温暖。听完后,郑小瑛缓缓地说:“其实,一个音乐会加上一点讲解或是配上字幕,我们是要花很多精力的。尤其是我对大众说话时,常常感觉比自己上专业课还要费劲,因为我不能用音乐方面的术语,要说得深入浅出,要尽量地用朴素的话语,尽量说你们能够听得懂的话,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郑小瑛透露,在最开始做这些事情时,有不理解的人,也有说风凉话的人,认为她是爱出风头,不务正业。“几十年来,我之所以一直坚持这么做,是因为观众有这种迫切的需要。我是想让大家知道,音乐家不是高高在上、故作高深的人。音乐是如此美好,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共享。我的初衷就是这么简单。”
一次愉快的合作,湖南的乐团和观众都很棒
9年前,郑小瑛来湘演出过。阔别9年,郑小瑛坦言,这次来湘演出是一次愉快的合作,她感叹道:“我感到很欣慰,湖南交响乐团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乐团的年轻人都很努力。湖南的观众也很棒,他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很多场合,郑小瑛都提出政府要对高雅音乐给予积极的支持。后台休息时,她一如既往地提起这个话题,她说:“交响乐不可能进入市场,交响乐不是个赚钱的东西,而是一项教育事业,是需要政府投入的。乐团的功能是提高人们的音乐修养,乐团音乐人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用高雅音乐教化民众。如果一个音乐人用音乐养家糊口就是悲哀。”
郑小瑛认为,湖南交响乐团作为一个省级歌舞剧院的交响乐团,能坚持这么多年,不仅没散架,还能搞音乐季,很不简单,全国没几个团能做到。她希望湖南交响乐团再接再厉,继续把高雅音乐的优雅传递给人们,提高整个社会、城市的音乐素养。同时,她也建议音乐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有机会都到乐团锻炼锻炼,培养自己与乐团合奏的感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