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兰某现年48岁,系隆回荷田乡石山村13组村民。她与同村村民谭某结婚后育有一对子女。因丈夫谭某是个视力残疾人,且随着一双儿女的逐渐长大,家庭开销日见紧张。在其儿子13岁、女儿8岁的2000年,谭兰某突然离家去了广州打工。刚去广州的前半年,她还时不时地寄些钱回家,但后来就跟家里断了联系。整整15个年头过去了,她再没回过自己曾经温暖的家。而且,2010年,谭兰某儿子亲自去广州找到了她,希望她回家团圆,帮忙照看孙子。但她说他的孩子不关她的事。这件事更让家里人寒心彻骨。
今年2月,谭兰某因中风在广州市某医院治疗,由于住院欠费过多,只得出院而流浪到了街头。广州市救助站派人把她护送回邵阳市救助站。经确认身份后,她被送到了隆回救助站。隆回站通过联系荷田乡民政办和她的亲属后,她被亲弟弟领回到了他自己家。
从今年2月到9月,谭兰某一直住在她弟弟家。刚回来时,她几近瘫痪。经过半年多的积极治疗和弟弟家的精心照顾,她的病情有所好转,可借助拐杖站起并缓慢行走。她弟弟在照顾她之际,也主动跟她丈夫、儿女多次细细沟通,希望能把她接回夫家生活。然而,夫家人一致答复说,谭兰某做得太绝,伤透了他们的心,坚决不同意接她回家,尤其是她快80岁的婆婆更是为她曾经不可原谅的过错感到气愤。不仅其夫家不同意接纳,而且村里的邻居也纷纷指责谭兰某曾经的所作所为。
她弟弟也很无奈,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只好继续把她留在自己家。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弟弟的妻子开始有些不满,多次吵闹要他把谭兰某送出去。谭兰某弟弟没办法,只好把她送到她妹妹家。她在妹妹家住了不到一个月,因她爱乱说话,又需要人照顾起居,妹妹家人也受不了,又只好把她送回了她弟弟家。她弟弟感到左右为难,实在没办法了,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把谭兰某送到了隆回救助站,请求救助站给予安置。可谭兰某有丈夫有儿女有家人,救助站也没法安置,又只好要求荷田乡妥善解决她的“家”的问题。县救助站和乡政府有关人员多次找她的家人做思想工作,但都无功而返。11月21日下午,隆回救助站又将其送回了荷田乡。
为不再让她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让她有个属于自己的“家”,11月22日上午,荷田乡党委书记魏彪召集相关领导和民政办、派出所、法律援助服务所工作人员以及她的亲属等专题研究她的安家问题。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一是继续做其丈夫与子女的思想工作,讲明他们在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二是从亲情角度出发做她弟弟等娘家人的工作;三是由派出所和法律援助服务站落实好她的有关材料,拟寻找法律援助。
通过深入耐心地做各方工作,11月23日,最终达成了谭兰某的“安家”方案:在六都寨镇为其租间房,租金和日常照看由其丈夫和其亲弟弟共同承担,乡里提供临时困难救助金,送去500元现金和衣服棉被等基本生活用品,同时将她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来源:红网
作者:阳小龙 谭鸣凤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