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因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艾滋病毒者比例超10%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江澎 聂映荣 编辑:邓瑶 2014-12-02 09:57:12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 唐江澎 聂映荣

  昨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获悉,截至2013年底,湖南历年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男男同性传播占所有传播途径的比例为7.5%,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到今年,这个比例已超过10%,这其中,相当部分是15-24岁的青少年。而来自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男男同性传播占所有传播途径的比例仅为2.5%,到今年上半年,新发现感染者经此途径传播的比例已上涨至25.1%。

  同性性行为特别是男男性行为在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所占比例快速增长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MSM(男男性接触)人群目前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也是预防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防控重点之一。MSM艾滋病毒感染人群在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的增长为何如此快速?MSM艾滋病干预遭遇哪些困境?连日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个案:

  网络上结识第一个男友,让他感染上HIV

  11月26日下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艾滋病研究室,记者见到了20岁的邹晓东(化名),他是一名大学生,4年前,他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

  心态乐观的邹晓东,坦然和记者讲起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过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邹晓东就发现自己和同伴不太一样,更喜欢和男生在一起。但他不敢和父母说,也没有人可以倾诉。考上大学的第一年,他越来越想知道周围是不是有和他一样的群体,他们是怎样存在的。于是,他自己在网上搜到了相关论坛,并在论坛上找到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大约20多天后,他们见面了,这也是邹晓东的第一个男友。

  然而,没多久,他发现男友不止是和他交往,提出分手后,两人便没再联系。

  让邹晓东没想到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才是第一任男友留给他最深的痛。不久后的一天,邹晓东感冒了,整整两周都没好,而之前的感冒,都是两三天就自己好了。邹晓东开始有些担心了,因为他之前和前男友有过不安全性行为。他曾在网上看到过相关资料,担心自己感染了HIV。

  虽然怀疑,但恐惧让邹晓东并不敢去做检查。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邹晓东才走进疾控中心。一个星期忐忑不安的等待之后,等来的依然是让人感觉晴天霹雳的结果。

  邹晓东不敢告诉任何一个人,他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湘雅二医院接受治疗后,医生告诉他,只要坚持治疗,他一样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心态本就乐观的邹晓东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气。4年来,邹晓东一直坚持治疗,身体状况还算不错。现在,邹晓东有了新的男友,他坦然告诉了男友他的病情,现在他们相处得很好。

  监测:

  HIV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者比重越来越大

  2014年湖南两个MSM人群监测哨点(样本量为800)的监测结果显示:MSM人群平均年龄28.6岁,最小16岁,最大64岁;他们与女性的婚姻状况为未婚73.63%,在婚16.38%,同居4.75%,离异或丧偶5.25%;其主要活动场所为酒吧、歌舞厅、茶室等占24.38%,浴池、桑拿、足疗等占22.75%,网络联系占50.13%,其他方式占2.75%。

  “今年发现的HIV感染者数量比较多。”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黄竹林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对长沙检查出来的HIV感染者以及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男男性行为者在感染者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目前正在该院治疗的300余名艾滋病病人中,40%以上是因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的,这其中又有40%为在校大学生。临床数据显示,该中心2012年至2014年接诊的因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人,是前面10年接诊量的10倍。

  原因:性伴增加,安全套使用率低

  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为何会这么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除了男男性行为的特殊性原因外,还与其交友心理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多类因素有关。

  湖南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报告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干预和检测力度得到加强,潜在的感染者被发现出来;二是男男性行为活跃人群不断扩大使得高危行为人群的规模增大,同时,不同地区间男男性行为者的交流不断增多,性伴增加,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这些使得艾滋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表明,男男无保护性行为比男女无保护性交传播艾滋病的几率大10倍以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工作组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艾滋病研究室博士生导师郑煜煌教授告诉记者,男男性行为方式更容易促使身体内的黏膜破裂,使病毒进入血液。受社会压力及个人因素影响,众多男男性行为者不容易长期保持同一个性活动对象,常有多个性伙伴,在疾病的传播链中具有“放大效应”。此外,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或本身的双性取向,男男性行为者也会结婚生子,如果自己携带病毒,也可能传染给妻子。

  小熊(化名)是一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干预志愿者,做同伴教育已经有8年的时间。他认为,现在男男性行为人群最主要的问题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却很低”。

  小熊等人曾对其原因进行多次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除了“嫌麻烦”、“图舒适”之外,还有很多人不敢随身携带安全套,到真正要用时,当场又找不到,致使一次次性行为处于无保护状态。小熊认为,现在社会大众对安全套有一种偏见,觉得随身携带安全套的人就是滥交、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很多人不敢携带,在客观上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走访:男同酒吧如音乐茶座,志愿者每周发放安全套

  11月25日下午4时许,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家男同酒吧。这家酒吧在人民路附近的一栋商住两用的大楼内,楼下并没有挂任何招牌。顺着较为狭窄的楼梯往上走,来到一扇玻璃门前。门口没有招牌,玻璃后面悬挂门帘。如果没有人带路,哪怕从门口走过,也不会知道这里面是个酒吧。

  走进里面,是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大厅,中间摆着一套套桌椅、沙发,大厅前方有一个投影屏幕。再往里走,有一些用屏风隔开的小茶座。整体看起来,这个酒吧就像长沙老式的音乐茶座。没有普通酒吧的喧闹,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对着屏幕唱歌,另外两名年轻男子正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男服务员在整理吧台。

  “每天晚上或周末,人会比较多。”志愿者项羽(化名)说,这是目前长沙颇有名气的一家男同酒吧。

  2006年以前,由于网络平台没有现在发达,男同性恋有交友需求,但又迫于社会歧视的眼光,他们只能尽力找既公开又隐蔽的地方作为聚集地,因此,公园、公厕成了他们的选择。

  “现在去这些地方的比较少了。”小熊说,目前长沙有3家圈内人熟知的男同酒吧,还有一些男同浴室,这些地方是圈内较为有名的聚集地。为了将防艾工作落到实处,疾控部门将安全套提供给志愿者,志愿者再将安全套免费发放到酒吧、浴室,甚至直接发放到个人。

  “一箱安全套共有1200多个,我们经常是一箱一箱地发。”小熊说,他们每周都会到酒吧做两三次宣传,向每一桌的顾客发放安全套和宣传资料。酒吧、浴室的老板也会配合他们,俨然成了志愿者中的一员。

  干预:同伴教育积极影响男男性行为者防艾

  目前湖南MSM艾滋病干预主要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由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社会组织深入MSM活动场所和MSM社区(比如网络聚集地),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行为干预,动员MSM人群进行HIV检测(到疾控中心或者请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同时对于发现的阳性MSM,积极进行转介治疗和关怀。

  在MSM人群艾滋病防控中,同伴教育已成为重要的干预行式之一。“男同性恋应该和大家一样,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想法,2006年,小熊和几个圈内人一起成立“左岸彩虹”志愿工作组,在长沙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艾滋病病毒传播。长沙市疾控中心的黄竹林得知有这么一个志愿组织后,立即与其合作,共同开展干预工作。

  现在,“左岸彩虹”有10名固定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圈内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向圈内人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并呼吁大家定期参与艾滋病检测。由于大多数圈内人都是通过网络交友或寻找自己的圈子,小熊等人先后加入了300多个男同性恋QQ群和相关论坛,每周定期发送三四次宣传信息。

  “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帮了多少人,但可以确定自己做的事情确实是有意义的,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芙蓉区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左岸彩虹”提供一间8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男男性行为者既可以过来咨询,也可以过来抽血检测,志愿者采集血样之后,将其送往长沙市疾控中心进行化验。现在,每年平均有1000多名男男性行为者去“左岸彩虹”接受检测。

  建议

  理解包容是抗艾良药

  正确引导青少年性取向

  今年7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提出在2020年前实现联合国设立的“90-90-90”目标,即让90%的HIV感染者确诊其感染状况,让90%的HIV感染者获得药物治疗,让90%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者的病毒载量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而努力。

  “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便是目前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进展远远滞后于成人。”郑煜煌提醒,同性性行为不是疾病更不是罪恶。男同在人群的发生率约为1%~2%,现在MSM人群中,除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同,还有双性恋者、偶然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也有因为环境引诱而进入到这个圈子中的。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对他们的性取向予以正确的引导。

  身为男同已是难以启齿,感染艾滋病更让他们在社会道德评判面前抬不起头。黄竹林表示,当前社会上仍存在着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某些误解和偏见,认为“艾滋病人都是性乱者和吸毒者”、“艾滋病是坏人罪有应得”、“日常接触了艾滋病人就会被传染”等,因此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学习和工作权利受到侵害。这些歧视多半是由于有关知识的缺乏、对疾病的恐惧和相关法律意识的淡漠而引起,却严重地妨碍了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开展。因为歧视剥夺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做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偏见妨碍了社会对他们高危行为的改造和对疾病的治疗控制,不公正的待遇更会迫使他们远离家庭和社会,甚至于报复社会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郑煜煌也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中对于同性恋和双性恋的描述都十分科学和人性化,而美国最新公布的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已完全不包括有关同性恋的内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同性性行为其实就是行为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不能自然地和某种或某些疾病联系起来,更不能对其进行歧视和污名化,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拥有和其他人群一样的公民权利和社会义务。郑煜煌表示,关键是要让MSM人群在性活动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生无保护男男性行为者,应主动接受检测。同时,要让感染者知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早治疗。有调查表明,在治疗开始一年内CD4细胞数量达到350个/毫升以上同时病毒载量小于检测水平者,有可能接近正常人的寿命预期。目前,我国对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实施免费检测和治疗。

  2014年湖南两个MSM人群监测结果

  MSM人群年龄

  平均28.6岁

  最小16岁

  最大64岁

  与女性的婚姻状况

  未婚73.63%

  在婚16.38%

  同居4.75%

  离异或丧偶5.25%

  主要活动场所

  酒吧、歌舞厅、茶室等占24.38%

  浴池、桑拿、足疗等占22.75%

  网络联系占50.13%

  其他方式占2.75%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江澎 聂映荣

编辑:邓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