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原株洲苏联专家楼 已作为工业文化遗产(图)

来源:红网 作者:周帙恒 龚道龙 编辑:刘飞越 2014-12-03 09:18:06
时刻新闻
—分享—

huangj1412128.JPG

南华幼儿园是苏联专家设计,具有苏式风格和中式园林风格。园内的苏式建筑还在使用。图/潇湘晨报记者陈正

  建筑和音乐,同为历史的见证。

  2015年1月3日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将做客湖南大剧院,担纲“岁华纪丽·潇湘晨报2015新年音乐会”,为观众带来最纯正的俄罗斯古典音乐。

  说到中俄(苏)关系与友谊,人们会记起上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援建项目。从1953年开始,“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湖南项目总共6个,分别是株洲331厂、株洲电厂、株洲601厂、株洲洗煤厂、岳阳造纸厂和酃县电站。因株洲交通便利,工业原料充足,其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安排在了株洲。

  苏联专家带来图纸和技术的同时,也将简洁对称的苏式建筑带到了株洲。目前,在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株洲331厂)、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原株洲601厂)等地,依然零星分布着一栋栋由苏联专家设计的“红房子”,成为那段中苏友谊最好的见证。

  11月25日,一场秋雨洗净被雾霾笼罩多日的天空,85岁的株洲市民张昭进与老伴走出老年公寓大门,呼吸新鲜空气。这座名为“夕阳红”的老年公寓,前身是原株洲601厂(现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招待所,也被称为“苏联专家楼”。

  作为苏联专家组的保卫人员,张昭进成为了最早一批进入这座“红房子”的人。60年了,周围景致都变了,苏联专家楼也从招待所逐渐变成了现在的老年公寓,然而,回忆起当年苏联专家在此生活的场景,张昭进依然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

  7年时间,54名苏联专家来此支援建设

  工地上挖掘机的钻头奋力钻入混凝土,车床卡盘上的钢棒被磨得锃亮……这些都得依靠硬质合金“发力”。硬质合金被称为“工业的牙齿”,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片产业空白,1954年,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湖南株洲走马塘,在这片野草丛生的土地上开始创业。祖籍黑龙江的张昭进就是其中一位。

  1954年3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苏联铝镁设计院莫斯科分院,对株洲601厂编制工厂初步设计方案,一幅苏式风情的蓝图就此描绘。

  从1955年3月破土动工,到1957年11月基本建成,建设者们依据苏联设计的图纸,在一片荒土上盖起17栋厂房,以及烟囱、水塔等建筑物。在生活区,截至1955年,盖起了八个区108栋家属宿舍、3栋单身宿舍、4栋厂房宿舍、1栋专家招待所,以及职工食堂、医疗所、托儿所等。

  从1953年到1960年的7年时间里,先后有54名苏联专家来到株洲601厂,参与厂址选择、基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车生产和稳定生产等工作。他们帮助这座从零开始的工厂,解决设计、施工和生产中遇到的各项技术问题。身为苏联专家组的保卫人员,张昭进近距离地接触了他们的生活。

  因为苏联援华专家当年均居住于此,当时的601厂招待所又被称为“苏联专家楼”。

  三层楼高的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是典型的苏式风格建筑,左右对称,平面呈“V”字形,屋顶设有通风口。“冬暖夏凉,特别牢靠”,张昭进说,由于苏联有漫长的严冬,因此墙体设计的厚度比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外墙要厚上一倍,达40多厘米。

  为了缓解思乡情绪,让专家们吃好,各种西点、饮料出现在餐厅,也让张昭进大开眼界。“有一种饼干,像白雪一样,吃到嘴巴里,就甜化了”,张昭进说,厂里专门从长沙请来厨师,给苏联专家做吃的。各地新鲜水果也是应着时节出现在专家楼的餐桌上。

  业余生活方面,专家楼里开辟了舞蹈室,楼外开挖了游泳池,苏联专家们在娱乐的同时,也教会了张昭进跳舞、游泳。“二十几岁的人了,还真是不好意思。”张昭进说,为了教他游泳,一位苏联专家的夫人直接抱着他,如此热情直率的举动,让当年的张昭进还有些难为情。

  厂区苏式建筑,作为工业遗产被保护

  苏联专家撤走后,“专家楼”便改建成了招待所,几经周折,变成了现在的夕阳红老年公寓。而红房子至今保持着当初的模样,红房子周围,游泳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大同小异的灰色居民楼。

  “拆了那么好的房子,现在上哪找那么好的水泥、红砖。”张昭进的老伴指着专家楼前的一块绿地,这里也曾有一栋几乎相同的红房子。

  随着厂区的发展壮大,当年苏联设计和援建的建筑,目前只剩下三处,除了专家楼,还保留了一处办公楼以及一小片居民楼。这些建筑现在已经作为株洲的工业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见证着那段激情与友谊构筑起的岁月。

  苏联专家设计的幼儿园承载整个厂区的童年回忆

  在上世纪50年代,无论是厂房还是居民楼,株洲331厂(现为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成片分布着由苏联设计的红砖建筑。从凤凰山顶向下望去,娇艳的红色房子蔚为壮观。在苏联援建株洲的4个工厂中,该厂现在仍保留的苏式建筑最多。而对于“331人”来说,记忆最深刻红房子的莫过于南华幼儿园。

  1959年,株洲331厂邀请苏联专家设计了这座苏式风格与中式园林相结合的幼儿园。南华幼儿园分三进布局,前栋为值守房,中间为教学楼,后栋为大礼堂和生活用房,在中后栋之间,两侧有回廊相连,中间有假山、水池造景。

  园长谢永萍说,与一般的幼儿园不同,苏联人设计的这座幼儿园,顶部有木质隔层,可以隔热,底部有0.5米高的架空层,可以防潮通风。风雨长廊的设计,保障了孩子们在下雨天依然可以自由往返礼堂上舞蹈课。

  这座有50多年历史的幼儿园,曾是整个厂区唯一的幼儿园,因此基本上每个在厂里长大的人都在这里待过,不少家庭甚至出现三代都是“园友”的情况。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刘婷回忆说,这里是她儿时的“欢乐小屋”。每个班级都是个大套间,木地板咚咚作响,摆满小板凳的教室,绿油漆装饰的围栏,雕刻着图案的顶棚……刘婷说,后院正中央的苏式小礼堂,庆典活动、文艺演出、公开课等都在此举行,也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曾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当了妈妈后,刘婷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这里。刘婷说,这种庭院式幼儿园的感觉真好,以后等孩子长大了,也会跟孩子说过去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起,株洲市文物局开始对全市工业遗产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并采集了35处重要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和图纸。2013年,株洲市规划局对河道蓝线、绿化绿线、基础设施黄线、公共设施橙线、文物保护紫线进行了整合,现存的几乎所有苏式建筑均在保护范围之列。

  滚动新闻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龚道龙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周帙恒 龚道龙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2/03/417300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