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建千余套公租房,教师告别“蜗居”——
“住有着落,上课安心”
本报记者 余蓉 肖军
通讯员 金中平 周磊
“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很温馨,感谢政府实施的农村教师公租房工程。” 12月4日,溆浦县水田庄乡学校王洁实老师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幸福生活。她说:“我们今年10月底刚结婚,由于都是外地老师,正苦于婚后没有新房,如今我们搬进了公租房,住有着落,上课安心。”
溆浦县教育局局长陈昌礼说,为切实解决教师住房难问题,让农村教师教得安心、住得温暖。去年底,该县启动了教师公租房建设项目。目前,共投入资金9114万元,已完成40所学校1267套教师公租房建设,全力保障了农村教师教有所居。
“蜗居”的记忆
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冷刺骨,“蜗居”曾是溆浦县不少农村教师住宿情况的代名词。以前,该县农村教师宿舍大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木瓦房或砖瓦结构,质量差,遇见大雨还时常漏水,导致许多教师不是在外租房就是住在由教室改装成的宿舍里。
小横垅中心小学共有教师35人,大部分教师不得不“蜗居”在5平方米大的小屋。该校六年级数学老师杨晓娟就是其中一位。走进杨晓娟的房间,狭小的空间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热水壶、水桶等一些生活用品只能摆在外面的过道上。房间不仅光线差,空气也不好。杨晓娟介绍:“这房间还是用木板将废弃的教室隔出来的,上厕所要到几百米外的公共厕所,晚上还要结伴去才行。”
梁绍群是花垣县人,2012年考到低庄镇中心小学任教。她说,刚来报到那阵子,心中确实有种想哭的感觉。一间简陋狭小的房间,没有厨房,没有洗澡间,一到周末食堂休息,外地老师只能用方便面填饱肚子。今年2月,投资547万元,设有72套标准住房的低庄镇中心小学教师公租房启动建设。如今,看到马上就要搬进新房了,她眉开眼笑:“太好了,终于要告别‘蜗居’时代了。”
出走的“伤痛”
溆浦县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共有在职教师6000余人。在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由于学校条件差,提供不了住房,许多教师纷纷另谋高就了。
“备课没有安静的环境,辅导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更别说洗澡和上厕所的不方便了。”水东镇中心小学校长戴外权说,由于住宿条件太差,学校先后有6名优秀的教师都相继离开了。看着这些好不容易引进的“金凤凰”因为住房问题一只只飞走,他寝食难安。
为加快教师公租房建设,溆浦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将教师公租房建设列入2014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溆浦县委书记蒙汉介绍,县国土、建设、发改、环保等部门也为项目建设开辟报批“绿色通道”,其他职能部门也主动全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2项,按标准低限减半收费9项。为确保建设质量,该县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体系,每周向县教师公租房办公室报送工程进度等情况,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以前还考虑过考回老家去,现在有了一套公租房,就有了家的感觉,我要在这里安心上课,教育好学生。”看着新建好的公租房,门前绿草青青,水东镇中心小学老师舒巧高兴地说道。
“搬家”的幸福
走进水田庄学校,一栋贴着瓷砖的新楼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漂亮。据介绍,这是为教师新建的公租房,建筑面积993平方米,投资100余万元,共20套,每套室内面积35平方米,配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已经投入使用。
今年38岁的谢海江是水田庄学校的一名教师,家住县城。以前由于学校住房紧缺,谢海江只得每天搭乘两个小时的汽车上下班。为了不耽误教学,他早上6时就得起床准备,晚上7时多才回到家里,还得批改作业,常常累得疲惫不堪。“有了住房,就不用每天来回跑了,生活顺心了,工作也安心了。”今年10月,谢海江搬进了公租房,结束了奔波之苦。
低庄镇中学老师麻增菊,也同样笑得合不拢嘴。麻增菊去年结了婚生了小孩,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一家三口只能暂时租房住,工作和生活都很不方便。麻增菊说:“以前在外面租房子住,每天到学校上课都要步行很长时间,非常辛苦,现在分到了一套公租房,不仅经济上减轻了负担,上下班也方便多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肖军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