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镇展露新姿。
2013年,森蓝农业科技园的蓝莓开始挂果。
天泉草业以生态草毯种植与培育、名优园林植物栽培等为主,计划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生态草业生产基地。
莲花镇产业规划鸟瞰图。
红网岳麓站记者 王艳明 通讯员 盛畅 邓佳 熊芬 报道
古镇莲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西南部,有“书中的桃花源”之称。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和其他的南方乡村无异,稻田成片,山丘连绵,小河流水……
进入集镇的道路是一条泥泞不堪的黄泥路,集镇的中心位置依然是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低矮陈旧的砖瓦房。
产业巨变,始于2008年。这一年,莲花镇启动万亩土地综合整理项目,土地整理涉及莲花镇立马、桐木、大华、新桥、中长等5个村,投资9990万元,建设规模1410公顷,“蝶变之旅”从此开始。
如今,莲花镇已有40家企业入驻,高端现代农业遍地开花,在星城长沙掀起了春季踏青、夏季赏荷、秋季摘果、冬季赏雪的都市田园“慢谷”新风尚。
新土地流转下的“莲花效应”逐渐明显。
■ 历史变迁,蝶变莲花小镇
2008年夏天,走进莲花镇,眼前所见是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炊烟袅袅,稻花飘香,然而车轮裹着一层厚厚的黄泥和满眼的荒凉难掩其寂寥。
当下,粉墙黛瓦的居民楼错落有致,风光电互补的节能路灯临街而立,如茵绿草精心铺就,莲花河绕镇而过,一幅现代与古朴完美融合的莲花景象展开在世人眼前。
6年时间,生活在莲花镇的人们亲睹了其改变。
莲花镇是典型的丘陵乡镇,2008年6月15日前隶属望城县。由于务农收入微薄,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里。这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一个缩影。
沿线集镇的一处拐角里,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几排低矮陈旧的砖瓦房,是当时全镇标志性建筑,如今已经黯然失色……
而自2008年开始,莲花镇小镇开始了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京珠西线、黄桥大道、雨莲大道、长韶娄高速公路等道路的贯穿,“四纵四横”路网的形成,莲花彻底打通了发展的大通道。
■ 土地流转,助推示范“两型”
2008年6月15日,莲花镇划归岳麓区。“当了大半辈子农民,没想到就这么自然地成为城里人了,”家住莲花社区的张利乔介绍,“现在各种建设都在启动,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平,道路两旁还装了路灯呢。”
这一消息,刺激了莲花镇的“神经”。2008年,全镇启动了万亩土地综合整理项目,投资9990万元,建设规模1410公顷,涉及莲花镇立马、桐木、大华、新桥、中长等5个村;通过农用地整理、村庄整理、农村废弃地(含废弃宅基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措施,新增耕地72.0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置换面积114.14公顷,平均每公顷土地每年新增产出0.38万元,投入产出率为5.37%。莲花镇镇长彭首志介绍,这样一来全镇耕地面积得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为莲花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公园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莲花镇连续迎来两大政策利好——2009年莲花“两型社会”示范镇建设启动,2010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镇。
为抢抓机遇,莲花镇在全镇17个村(社区)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坚持以“土地权益股权化、土地资源资本化”为改革核心,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运作模式,确保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能就业”。“土地流转将一些农民解放出来,一部分村民就近就业,还有一部分人在本地搞起了养殖业、种植业。土地流转有承包费,打工还能挣一份钱,现在农民成了'双薪族'!”莲花镇立马村村支书唐文超对莲花土地流转效益深有感触。
据统计,目前莲花镇共计流转2.6万余亩规模化的土地,吸引了天泉草业、森蓝科技等一大批知名生态环保企业落户。
三重机遇的叠加,几年光景,莲花镇成长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省两型示范镇”、“全省文明乡镇”,逐步走上“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区域规模化两型产业引发莲花效应,逐渐显现。
■ 产业引入,打造特色“三园”
天泉草业董事长梁伟就是莲花生态农业蓝图的绘就者之一。
“莲花便利的交通优势、政策支持以及我们自身技术优势,让我选择了莲花。”2009年,梁伟伺机而动,立即与立马村土地合作社签定协议,完成整村土地流转8800亩。
天泉草业紧扣两型主题,以生态草毯种植与培育、名优园林植物栽培等为主,计划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生态草业生产基地。继天泉草业之后,生态宜居走廊沿线的阁林花卉、景和园林、四季田园等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随后,更多生态农业项目跟进。2012年底,投资过亿元、规划流转土地2000亩的森蓝农业科技园落户莲花镇桐木村。湖南森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王森介绍,我们主要采取“高校+公司+基地”运作模式,培育种植蓝莓、嘉宝果、樱桃等高品质小浆果,2013年,蓝莓开始挂果,预计3年内将进入盛果期,每棵产果可达4斤以上。5万多棵蓝莓树再加上1000棵嘉宝果、5000棵高品质樱桃,森蓝科技年收益将在2000万以上。
“我们着重发展以科技含量为依托的经济林育种业,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经济林成为湖南财富增长'高地'。”王森对于企业,对于莲花的发展,成竹在胸。
紧接着,占地1200多亩、总投资2.4亿元的恩孚莲心蔬菜基地选择莲花。该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基地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带动周边110余人就业,让高效农业惠及于民。
随着更多生态农业项目的加码,莲花两型产业版图逐渐成形。
■ 全局谋划,共享“莲花效应”
进一步可亲繁华都市,退一步可享田园“慢谷”。这是莲花镇产业与区域优势的集结效果。
“现在,特别是春夏两季,一到周末,有很多城里人来莲花骑行,一边观赏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莲花镇“土著”桐木村书记李金海介绍。
这种可以广泛共享的“莲花效应”,得益于事先的全局谋划。莲花镇现有的产业规划显示:依托现有的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以莲花河为轴线,以行车道、自行车道为游览绿道,将辖区内农业产业核心区域串联起来,加快特色家庭农庄发展,莲花镇正着力打造集生鲜瓜果采摘、旅游休闲、生态养老、趣味体验等于一体的“莲花现代农业公园”。根据规划,未来3-5年,莲花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周末农业观光休闲胜地、乡村旅游名镇,为人们提供一处,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后花园”。
“莲花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流转带给莲花的效益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想让这莲花效应如涟漪般一圈一圈扩展开来,搅动现代农业这潭水,激荡起与众不同的两型水花。”莲花镇党委书记黄军其这样说。
以青山绿水为屏,以土地流转为器,以技术创新为核,以示范带动两型,莲花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集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旅游化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之路。
今日莲花,正在迎接着一次次全新的“绽放”。
【问计一把手】黄军其:全力打造好“莲花慢谷”新品牌
(莲花镇党委书记黄军其)
岳麓新闻网:街镇的支柱(特色)产业是什么?
黄军其:莲花镇是农业镇,农业是支柱产业,但我们发展的是规模型、现代型、集约型农业,富含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产业。
岳麓新闻网:街镇产业目前的规模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黄军其:我们着力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森蓝科技、天泉草业等现代农业企业纷纷落户并做大做强,水果、蔬菜、草业、花卉苗木等四大“万亩基地”初具雏形。
岳麓新闻网:街镇发展该项支柱(特色)产业有何优势?
黄军其:政策优势:2009年被评为省“两型社会”示范镇,2010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镇,有了有利政策;交通区位优势:目前,京珠复线、黄桥大道、雨莲大道等建成通车,长韶娄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桥宗线、双枫东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莲善公路提质正在启动,岳宁大道莲花段即将启动建设,莲花将融入长沙“15分钟经济圈”;人文生态优势:莲花镇森林覆盖率达64%,此外,坐拥千年古刹,张栻后人聚居龙洞村,文化底蕴深厚。
岳麓新闻网:为了促进支柱(特色)产业的发展,街镇做了哪些事情?
黄军其:一是科学谋划发展。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制定了2008-2020年莲花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镇3年行动计划,铺排了80个重大项目,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景观、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莲花现代农业公园。二是抓好资源整合。完善基础配套,农村公路和水利建设资金大力向农业产业倾斜。邀请科技特派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三是提升产业发展。高标准策划了“莲花慢谷”新品牌,精心包装了涉及工程建设、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等10大项目,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联动、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主动搞好服务。开展“党政一联一”服务模式,班子成员主动联点企业、对接项目,协调服务,解决问题,努力带动产业发展。
岳麓新闻网:街镇在产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宝贵经验?
黄军其:准确定位,明晰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形成统筹带动;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品牌;主动服务,全力招大引强;完善配套,形成规模效应;策划包装,扩大对外宣传;多方联动,有效整合资源。
岳麓新闻网:目前街镇产业发展存在哪些瓶颈有待突破?
黄军其:规模化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产业项目产出效益不明显;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强;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参与度不够;社会筹资及整合社会资源不够。
岳麓新闻网:为促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结构,下一步街镇将如何做?
黄军其: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长韶楼以及雨莲公路沿线两厢的产业发展,强力推进生态与农业、科技与农业、旅游与农业、文化创意与农业、中小学课外素质拓展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二是招大引强。加大对低碳环保、高科技、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引入,加快形成集现代农业公园、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于一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强协调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道路、水利、电力等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条件。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省市大型活动落户莲花镇,举办各种节会,推介农产品,推广乡村旅游,扩大影响力。
岳麓新闻网:未来3-5年,您对街镇支柱(特色)产业发展有何预期?
黄军其:“莲花慢谷”品牌效应凸显,全区有地位、全市有影响、全省有声音的“莲花现代农业公园”将初具雏形;产业规模化效应明显,一点示范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省、市、区相关节会节点活动将落户莲花,莲花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周末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人气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更多实力强、规模大以及特色鲜明的农业龙头企业将落户莲花并不断发展壮大。
岳麓新闻网:怎样让街镇产业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黄军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民成为股民;引导农民自愿转变为产业工人,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岳麓新闻网:如何将街镇产业更好的融入到岳麓区的大发展中去?
黄军其:一是在“全区一盘棋”中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特色乡镇,为全区城乡统筹贡献力量和积累经验;二是按照全区统一规划和布局,引进和培养高、精、尖农业产业项目,加大与驻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调整;三是做大做强产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和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成岳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四是优化环境,保护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
来源:红网
作者:王艳明 盛畅 邓佳 熊芬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