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昭山风景名胜区贯彻落实《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情况和景区发展现状,12月25日下午,省级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执法检查组赴昭山风景名胜区开展2014年全省风景名胜区执法检查及省级生态文明风景名胜区第二阶段验收工作。湘潭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建辉,昭山示范区党工委委员、总工程师李白杨参加当天的执法检查。
2013年5月,昭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全省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风景区试点单位,并作为四家中唯一一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启动了省级生态文明风景区创建工作,于2014年3月完成第一阶段创建任务,并作为优秀风景名胜区代表在全省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工作会议上进行工作汇报。
据昭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人肖青介绍,2014年4月,昭山风景名胜区以“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生态特色”、“突出品牌特色”的三点原则,在第一阶段创建工作基础上启动了第二阶段创建任务。昭山作为湖湘山水人文胜地,在此次创建过程,景区管理处注重昭山特色的打造,一是深入挖掘“昭山古八景”文化内涵,在八景文化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湘绣手工技法,全新研发的《昭山八景当代湘绣艺术精品全集》夺得2014年湖南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二是标示标牌制作过程中,景区管理处将最新的景区文化研究成果融入其中,挖掘景点背后的故事,内容真实生动,标示标牌系统全部采用天然麻石与木质材料,突出了景区文化品位,又彰显了生态特色;三是拓展古道影响,昭山古蹬道是昭山景区独有的文化景观品牌,为全国唯一一处以道路为主体的省级文物,景区管理处将昭山腰路至笔架峰的砖石土道,按照古蹬道的用材和规制,新修蹬道300余米,进一步拓展了景区特色文化形象。
在生态建设方面,景区管理处仅植绿补绿和原征拆地的生态修复投入就高达400万元,栽种面积15000㎡以上,引进珍稀植物品种10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品种5个,极大地改善了景区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观赏价值。
在品牌打造方面,一是引进多种植物品种,形成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品牌;二是完成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直饮水点、环境监测站建设,引进电瓶车等环保交通工具。
湖南省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晓良在实地检查后的座谈会上表示,昭山是湖南省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景区,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时作为全省最早的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全省第一批生态文明风景区试点单位,昭山风景区不仅承载着湘潭市旅游、风景名胜事业的发展,更承载着推动全省旅游、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此次实地检查我们很欣慰、很高兴,看到了市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对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重视,看到的是昭山风景区实实在在的变化,时间短、力度大、投入多、见效快是给我们检查组最直观的感受,你们完全具有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潜力与可能,希望昭山示范区及景区管理处在进行《景区详规》编制过程中做到科学制定、反复论证,依照规定逐级报批,并做好此次创建的工作总结及相关材料,为其他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来源:红网
作者:周喆人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