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两层楼房里搭起茅草屋》(11月24日A8版):宁乡县大成桥玉河村80岁老人谢国恩,在自己家里建起了长沙首家个人民俗文化馆,这里按照宁乡中等农户的实况,收集和复制200多件(套)农具和家具,按照衣食住行分类进行陈列,供人免费参观,而老人则随时接待和讲解。为了这家民俗文化馆,谢国恩光是收购和复制这些旧家具和农具,一年来就花费了8万余元。他说,自己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退休金,在农村养鸡种菜,钱没什么用。做这些,能体现人生价值。
年终回访
“自从晚报登载了我的情况之后,小小的民俗馆影响了很广的地方。”谢国恩高兴地告诉记者。
本报报道刊发后,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外县都有人打电话来给我介绍旧家具,他们不仅感动于我多年的坚守,还想方设法告诉我哪里有旧农具和家具收集。”谢国恩感谢读者对他的关心,而且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他还找来了2台人力轿子,丰富了民俗文化馆的收藏。
在还原了一个小农之家的全貌后,谢国恩又瞄准新的方向:“现在我生活、耕作、生产方面的实物都比较全了,今后打算继续收集已消失的农村工匠工具。现在,很多传统手工匠艺都已经失传了,我想留点工具,也算是为民俗做点贡献。”
现在,80岁的谢国恩每天都在路上,他依然在走村串户,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奔走着。
新年心愿
新的一年,希望有更多的了解情况的朋友拨打我的电话18773157824,尤其是有传统工匠工具的消息,一定要通知我,让我们共同来传承民俗传统。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编辑: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