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县朝仪乡将民族特色融入学校大课间

来源:红网 作者:杨萍 龙宪智 孙芳华 编辑:邓瑶 2015-01-06 15:40:24
时刻新闻
—分享—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铜钱棍舞

(铜钱棍舞)

铜钱棍舞

(铜钱棍舞)

  红网绥宁1月6日讯(通讯员 杨萍 龙宪智 孙芳华)近日,湖南省绥宁县朝仪侗族乡学校举办了全校铜钱棍舞大课间比赛。该校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大课间活动与当地民族民俗节目有机结合,创设了“打铜钱大课间”,深受学生欢迎。
  
  打铜钱,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自编自演的、即兴发挥的一种民间舞蹈,以两人或多人手握“铜钱棍”载歌载舞,舞时棍中铜钱碰击声响亮,节奏分明,热情欢快,动作干练,表现了人们喜庆丰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打铜钱》主要流传于绥宁县东山、鹅公、朝仪、寨市、乐安、枫木团等侗族苗族乡。是绥宁县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该校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全校3—9年级学生不论男女,均能手执各色铜钱棍轻松上阵,做到动作整齐、到位,舞姿轻盈优美。
  
  该校开展全校性的铜钱舞大课间活动,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间操活动形式,而且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健康心态,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设立了专门的民族民俗文艺发展基金,旨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与创新活动形式。不仅为该乡30周年乡庆活动做准备,而且对于传承与发展该乡民族民俗传统文艺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杨萍 龙宪智 孙芳华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1/06/416313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