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参赛代表团
通道县围棋团体冠军三人组
曾德通在比赛中
红网通道站1月7日讯(通讯员 杨军卫 姚奉飚)“比赛终于结束了,冠军终于到手啦!”通道县体育局局长萧骏波难掩喜悦之情兴奋地喊道。2015元月1日至3日,“锦绣五溪杯”怀化市机关单位首届围棋、象棋“千人百团大战赛”在锦绣五溪商业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怀化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19支围棋代表队和23支象棋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的角逐。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来自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围棋代表队以七战六胜一负的优异表现捧走了“锦绣五溪杯”,成为本次大赛最大的黑马,这支从石板路走出来的侗乡围棋队,为何能在高手如云的赛场过关斩将,杀出重围登上冠军的领奖台呢?让我们沿着他们的学棋历程寻找那闪光发亮的点点滴滴。
擂台热,把他们引上了学棋之路。
参加这次“锦绣五溪杯”赛的通道围棋代表队的三名队员曾德通、杨德永、林长春都已进入不惑之年,从体育比赛专用角度来说年龄均偏大了,但围棋是智力竞赛项目,40岁!问题不大,所以,他们带着40岁男人的成熟,披挂上阵,挑起通道围棋队的大梁。
说起通道围棋队的这三名队员,他们的起步是一样的,都是被擂台赛引上了学习围棋之路。我们都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中日围棋举办了一项影响很大、意义深远的赛事——中日围棋擂台赛,当时中方连续几届都由聂卫平做擂主,而日方凭借其超一流棋手人数众多的优势,每届擂台赛都更换一个新擂主,这实际演变成了聂卫平一人挑战众日本超一流棋士的状况,曾经创造了五连胜的神话,刮起了一股威猛无比的聂旋风,正是这股聂旋风刮遍了神州大地,也刮到了通道侗乡。许许多多原本不懂围棋的人都被聂卫平一次又一次守擂的胜利激发起对围棋的热情,纷纷把手伸入黑白世界。曾德通、杨德永、林长春他们当时正在读初中,也被擂台热潮激发起学习围棋的冲动,开始去探寻围棋的奥秘,这一学,就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围棋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杨德永说:“我每天都要看看棋书、摆摆棋谱才能睡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围棋痴迷的程度,他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每次到外地出差,第一件事就是到新华书店找棋书,每次回家,行李中最重的东西总是棋书,在他的书架上,各种棋艺理论书籍达300多册。他在茶余饭后、睡觉之前,总要拿上一本,边看边琢磨,这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正是这一习惯,使他的棋艺水平不断提高,成了通道围棋队的台柱子。
棋类协会,将他们推向冠军之路。
通道县的棋类活动,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慢慢的平静下来,直至2013年怀化市第四届运动会时,已有20多年未举办过棋类比赛,许多原来活跃在一线的棋手都销声匿迹了。通道县体育局局长萧骏波上任后,在看到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在协会的带领下,各类比赛均开展得风风火火,项目得到迅速发展。于是及时调整全县体育事业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各运动协会的发展,棋类协会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了,同时在县总工会和县住建局的热情帮助下,使协会在成立之初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在县体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协会工作主要一手抓一线棋手的训练,一手抓后备力量的培养。
在一线棋手训练方面,我们一方面采取以赛代训,一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围棋挑战赛,两次甲乙组升降赛;另一方面是周末集中训练,有时分组对抗,有时自由选配对手,每下完一盘棋都要拆棋复盘,找出得失,这对全队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抓一线棋手的同时,我们还着重抓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县体育局的积极推动下,一是到县幼儿园开办围棋启蒙班,在县二完小设立象棋兴趣班。二是招收部分小孩到协会来学围棋,在学校和协会教棋的都是县里的一线棋手,他们在教棋的过程中,自己的围棋理论也得到了夯实,正是这些平时的积累,为他们这次夺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道县围棋代表队这次勇夺桂冠,是通道县棋类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可喜可贺,但成绩永远都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必须戒骄戒躁,才能不断发展,必须刻苦专研,才能不断提高,棋艺无止境,攀登永不停!
来源:红网
作者:杨军卫 姚奉飚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