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换上防护服,家住长沙的周女士,最近每天都要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抱一抱”她那早产的孩子——小瓜瓜。以往,这些早产儿是禁止和妈妈“亲密接触”的,而只能待在造价昂贵的“生命岛”中。
“今天是她出生第25天,我能感觉到她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1月7日,记者在新生儿科44病室见到了周女士。
虽然小瓜瓜身上接有很多的管子,呼吸还需要呼吸机的帮助,但看到她在自己的怀里安静地睡觉,周女士觉得“心里很踏实”。各项临床监护数据显示,小瓜瓜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呈好转趋势。
小瓜瓜是个胎龄只有28周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900克。像她这样的早产儿,要待在新生儿科监护室的“生命岛”(又称保温箱)近2个月。
“生命岛”是一种模拟胎儿在子宫内环境的医学设备,虽然安全,但待久了宝宝容易与妈妈产生一段时间的“距离感”。
对此,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尝试着让孩子生命早期即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肌体接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配合孩子的治疗护理,促进宝宝尽快发育正常。”
这种治疗护理方法,灵感来自自然界的袋鼠妈妈。岳少杰介绍,袋鼠妈妈把宝宝放在自己的育儿袋内,既保暖又能刺激生长,还方便喂养。据此,医学家发明了一种护理早产儿的新方法——袋鼠式护理法,重点是宝宝与母亲肌肤相亲。
临床结果显示,早产或出生时体重偏轻的新生儿通过这种护理法,能够降低感染率,降低罹患严重疾病几率,改善睡眠习惯,减少体温过低风险。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涵敏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