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主要经济部门负责人谈2015年打算

来源:红网 作者:翁灵娜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 李赛可 2015-01-12 11:27: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1月12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翁灵娜)1月9日湘潭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改革开放,着力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推进城乡统筹,加强民生保障,务求新常态下有新状态新作为。
  
  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寻求新常态下的新作为?记者随后对湘潭市统计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听听他们的新年预期和打算。
  
  市统计局:
  
  “稳中有进”趋势得以延续
  
  市统计局负责人认为,当前湘潭经济虽面临一些困难,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较多发展机遇。
  
  从投资来看,湘潭市重点投资领域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投资分别增长39.3%和6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2%,均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投资增速虽有所减缓,但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同时,吉利汽车首个新能源战略项目落户湘潭,威胜智能配用电产业园、上海大众汽车配件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长点正在培育和形成。
  
  从消费来看,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消费需求理性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从工业来看,全市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工业继续向高端延伸,工业经济效益有望提升;加之今年已有54家企业(截至11月)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笼子,随着其产能逐步释放,将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增长。
  
  从服务业来看,1-11月,全市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4%、30.1%和7.8%,重点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服务业发展有望提速。
  
  所以,预计在宏观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湘潭市经济发展速度虽可能趋缓,但动力结构、运行质量和社会民生都有望继续改善,适应新常态下的“稳中有进”趋势将得到延续。
  
  市发改委:
  
  向有效投资寻求新支撑

  
  新常态下,投资仍是拉动湘潭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湘潭市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产业投资为重点,以激活民间投资为支撑,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湘潭市将进一步突出项目建设,以项目带投资促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实施“138行动计划”,突出抓好100个示范工程,统筹协调300个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确保完成投入8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建设项目182个,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
  
  将积极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湘潭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积极探索推广PPP融资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
  
  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跟踪研究,紧密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布局和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清洁能源等七大类项目工程,以及我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等发展规划,积极寻求结合点,超前谋划一批大项目。同时,加强项目储备,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形成项目滚动开发的格局。
  
  注重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加强监测预警,强化信贷支持,防范房地产开发投资骤降,促进刚性潜在性需求转变为实际购买力,有序消化存量住房。同时将鼓励和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商业、旅游、养老等产业。
  
  市经信委:
  
  发展增量调整存量创新驱动

  
  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经信委将在2015年突出产业招商、转型升级、工业项目建设、两化融合、军民融合等工作,努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发展增量、调整存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稳定工业的持续增长。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湘潭市2015年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新兴产业,3D打印、工业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全市引进过亿元的工业项目30-50个,过5-10亿元的项目10个以上,为做大工业增量提供项目支撑。
  
  将支持湘钢、湘电、江麓、江南、电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存量扩张。推进机电、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
  
  在工业项目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新建、续建、技改过亿元的投资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0个。重点抓好泰富重工二期、威胜集团智能配用电产业园、屹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京湘能源和湘钢、湘电技改等一批大项目,力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突出两化融合,促进智能制造,突出军民融合,抓军工产业裂变。依托湘电、江麓、江南等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军用技术民用化。
  
  市财政局:
  
  增收节支保障民生

  
  相对以往两位数的增长,虽然2015年9.5%的全市财政收入增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并不是可以轻松完成的目标,仍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市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增收节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湘潭市将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活市场活力;提高专项创新投入规模及比例,通过股权投资、财政贴息、研发奖励等方式,引导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统筹安排各类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运用基金投入、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市场化分配方式的比重,重点支持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
  
  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方面,湘潭市会严控新增债务,加快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化解存量债务,加快建立政府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督促园区和投融资平台制定偿债计划,明确偿债时限,切实承担偿债责任。
  
  民生保障水平也将不断提高。湘潭市会继续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争取和筹措各类就业创业资金,重点开展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援助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和完善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继续深化社会救助一体化工作,用2-3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城市区农村低保B、C类对象供养标准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的大病保险工作等。
  
  市商务局: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2015年,湘潭市商务部门的基本思路是以“深化改革、调优结构、重点突破、总体晋位”为总原则,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线,重点抓好产业招商、优化(内外)贸易、促进消费三个方面的挖潜扩容。
  
  统一全市招商引资政策,围绕产业集群发展“补链强链”,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招大引强,吸纳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集群,为湘潭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动力”。
  
  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积极推动以岳塘经开区为核心的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以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为中心的大型专业市场集聚区、以天易示范区的农产品物流及鹤岭工业园的生态物流为代表的园区产业物流配套区等建设,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现代服务业黄金主通道,增强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大对湘潭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招商扶持,打造湘潭电商的示范“硅谷”。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计划年内培育和引进服务外包企业20家左右,加快湘潭市高新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的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湖南“一带一部”定位,推动湘潭综保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韶山海关、韶山商检等五大平台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合力,成为长株潭整体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关键支点,争取湘潭市外贸依存度在2至3年内提高到15%的水平。
  
  推进湘潭市重点综合商圈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中部)岳塘商贸城、步步高新天地、万达商业广场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支持义乌小商品城、红星美凯龙等已经投产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尽快形成消费集聚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翁灵娜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 李赛可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1/12/41614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