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监督?第一次听说,记者十分好奇,带着疑问走进了高家坪村。
高家坪村位于五道水镇西北部,地势偏僻,出行不便一直是困扰着村民们的大难题,同时也大大的制约着村里的经济发展。一条好的通村公路一直是村民们最大的期盼。今年来,村党支部书记李竹林和村主任黄中进先期垫资30万元,整修路基,又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硬化这条全长3.169公里的通村公路。
村党支部书记李竹林回忆道:“通村公路的修建成了村里的大事件,作为公路修建完成后的直接受益人,公路建设的质量问题也成了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村支两委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公路建设村民监督委员会,并选出14名村民代表,分成7组,全程参与公路建设的监管。
“因为考虑到我们高家坪村以后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都要把质量监督好。可以讲,把质量监督好以后,把国家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用到群众利益上。”义务监督员朱玉前告诉记者。
此种监管模式不仅使村民与施工方密切合作,还使工程在12月中旬就提前完工。如今,公路已经通到了村部,村支两委正积极发展金钱柳、养殖等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提到义务监管模式,施工方相关负责人黄中进表示认可。黄中进告诉记者,自己做了一二十年工程,像这样由义务质监员员监管的,自己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监管方式,应该推广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邓扬超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