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好,除了衣食无忧外,对残疾人专用公厕、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更能体现出一座城市对他们的人性化理解和关爱。针对此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城区一些公共场所,调查残疾人专用无障碍设施运行情况。
【镜头一】
残疾人专用厕位多数可用部分盲道依然很“忙”
1月19日,记者来到千亩湖和南湖公园查看情况。在两个公园的公厕内,记者均看到设立的残疾人专用厕位,上面“轮椅”的标识非常清楚,残疾人可以轻松在内如厕。随后,记者又来到一、二、三医院、五里牌政务中心,以及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公共厕所,发现这些公共场所均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厕位,且处于可用状态。
然而,盲道的使用状态就没有这么可观了。记者在北港路与青年东路交汇处,靠岳阳楼公安分局一侧的人行道上,发现了一段盲道“九曲十八弯”。“转角是个半圆形,盲道为何要弄个多转折?”市民刘先生认为,这条蜿蜒曲折的盲道,容易让盲人“误入歧途”,摸不清方向。特别是三个转角处,旁边还有两根电杆和一棵树,还可能危及盲人行走安全。而这种类似蛇型的盲道,记者在市二医院旁的大桥河路同样发现了一条。
占用盲道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街头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1月19日,记者在巴陵大道与白石岭路的交汇处,发现黄色的盲道已凹凸不平,远处还有几台面包车直接横在盲道中央。最后,记者又来到步行街附近的云梦路,发现同样存在车辆占用盲道的现象。
【镜头二】
公交车上不去出租车不愿载部分路口信号灯也无声音提示
作为残疾人出门必备的无障碍设施,我市公交车、出租车以及信号灯等设施,均缺少这样的设施。
1月18日,记者与一名二级肢体重残市民侯九满一同出门,在云梦路学坡口的公交车站,记者发现简单的站台,并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来往的各类公交车,也没有水平登车系统,如果残疾人要想上车,则必须多人帮扶,将残疾人“架”上车后,然后将轮椅收起来提上车,繁琐不说,由于车内无固定轮椅装置,因此残疾人车上坐轮椅也十分不安全。
随后,记者随手招出租车,结果过往的10台空车中,只有6台愿意停来下。“因为残疾人动作慢,轮椅放在后备箱里也难以完全闭合,很多司机都不愿载残疾乘客。”的哥钟晚如说,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如同收入,载残疾人由于会消耗过多时间,因此他们并不是太愿意。
而盲人过马路必须依靠的信号灯提示声,更是少之又少。记者走访了城区20多个路口,仅仅只发现华天、国大、东茅岭三个路口装置了声音提示。“没有提示音,盲人朋友就无法知道何时可以通过马路,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市民刘先生说。
【残疾人声音】
希望出门更自主安全
由于突患脑溢血,学坡40多岁的重残市民侯九满,终身只能坐在轮椅上。侯九满觉得,相对于前几年,无障碍设施虽然逐渐在普及,但还有很多细节不够人性化。
高度近视、视力二级残疾的卢建军说,他之所以不敢出门,是因为到了公交站连公交车牌号都看不清,即便凑得再近。由于车站没有盲文提示,多数路口也没有信号信息提示,因此他只能在朋友的陪伴下出门,从来不敢独自外出。“残疾人需要的不仅是热心人的援手,更渴望身处能够自觉考虑到我们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我们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只有我们能够自主、安全地出行,才不会整日宅在家里与社会脱轨。”
【部门回应】
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有序建立规划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市残联维权科科长戴述广介绍,近年来,我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个社会综合工程,涉及的相关单位众多,目前我市更应关注公共场所整体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比如下身残疾者如何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盲人自己在室外或室内该如何行走?残疾人在室内如何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无障碍设施包括了无障碍通道、电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等多种设施,每一样都与残疾人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此事,市残联工作人员姚平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议案,议案中他建议政府不仅要建好无障碍设施,更重要的是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应建立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如规划、住建等部门要把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规划设计与审查内容,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等必须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做到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来源:红网
作者:侯勇 刘艺嘉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