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竞风流
——石峰区顺应新常态加快发展纪实
红网株洲站1月21日讯(株洲日报记者 张玉成)
核心提示
现在,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当前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阶段,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蕴含新机遇,顺应新常态加快石峰发展。刚刚过去的2014年,工业石峰积极转变思路,加快转型发展,奋力寻求新突破,实现石峰新发展。
五大攻坚战有声有色,各项发展瓶颈逐一破解,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特色更加突出,转型升级步履铿锵,石峰区翻开发展新篇章。
各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描绘出一幅幅和谐温暖的画卷,幸福宜居石峰照进现实。
A. 五大攻坚战齐头并进,发展提速
去年12月26日,南车株洲物流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亿多元,将建设为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长株潭地区的标杆性制造业物流基地。
南车物流项目的顺利开工,离不开石峰区全力以赴的供地支持。去年,石峰区完成集体土地征地项目20个,交地1268亩;完成国有土地征收项目7个,完成房屋征收5.2万平米。南车物流基地项目征拆创造了多项纪录,在全市形成“南车物流模式”和“南车物流速度”。
2014年,石峰区上下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打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国企改革、民生实事”五大攻坚战,各项攻坚任务进展顺利,制约发展的瓶颈得到有效破解。
除了征地拆迁,该区安置房建设迅猛升温。井龙一期如期交房,九郎山A、霞湾一期基本建成,新开工建设新明B、白马安置小区,建设了一大批低价高质环保节能的群众安心房,安置房建设领跑全市。
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提速。铜霞路二期顺利竣工通车,田林路二期基本完工,时代大道北辅道及南车物流连接线顺利推进;完成了老田林路、高科园B道大中修工程。
国企改革稳步前行。全面推进水泥管厂、无线电八厂等8家市属国企改制,筹集资金3.3亿元,安置职工3190余人,完成了啤酒厂等6家企业资产处置。
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完成区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新三年行动纲要,大力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三名”工程,成功创建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完成田心中学、光明小学等21个老校改造项目。
B. 北拓南提西进,产业特色凸显
去年,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做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清水塘老工业区等全国21个城区试点区。
与此同时,省政府出台了133号文件,全力支持清水塘搬迁改造,清水塘一批企业相继关停或搬迁,其中旗滨集团全面退出,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大湖及霞湾污水处理厂北侧废渣治理基本完工。
清水塘片区在国家、省、市支持下大做减法,北面的轨道交通产业在做乘法。去年,石峰区南车电机轨道交通牵引电机项目顺利竣工,涌现了全球首台储能式低地板有轨电车、国际领先的8英寸IGBT专业芯片等新技术、新产品。
初步统计,该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190.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76.8%。去年,石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600亿大关,达到630亿元,增长15%。轨道产业不断刷新产值基数,保持较高的增长。
另一方面,在西进战略引领下,石峰区的现代农业稳步提升。“五色九郎”有力推进,秋瑾故居开馆在即,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个。
C. 民生工程圆满完成,幸福石峰照进现实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的,积水无法排净,尤其是下雨天,行人经常被路过的车辆溅一身泥水。”湘珠小区居民李先生对居住小区的改造赞不绝口,“经过改造后的路面干干净净,再也不用担心出行一身泥土的状况了。”
去年,石峰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完成响石老四村、云峰阁有机生活区维修整治,湘氮一村、株冶大坡一期改扩建全面动工;完成了铁二村、金源小区等老旧无人管理小区路灯安装和灭火器配备。中铁桥梁、南车株机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3户。爱国卫生工作连续八年夺得全市红旗。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多年的难题,石峰区不断推进医疗改革,去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稳步推进村级门诊统筹"5+10"模式、医疗救助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服务,新农合参合率达97.3%。
医疗有保障,就业养老也不成问题,去年,石峰区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579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930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月人均420元。
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去年,石峰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区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一批老人们有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下一页:数说石峰/“2014” 大事记
[NextPage]数说石峰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15亿元,同比增长10.3%
●规模工业生产总值757.1亿元,增长11.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630亿元,增长15%
●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6.7亿元,增长12.3%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7.2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7.5%
●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2亿元,增长22.6%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亿元,增长12.7%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
●全区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9%,收入质量全市第一。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到4.8亿元,增长12.9%。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3元,增长1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691元,增长9.8%
注:数据为预计数
“2014” 大事记
石峰区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专家组考察,通过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复审石峰区获批国家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试点成功获批
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做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清水塘老工业区等全国21个城区试点区
中国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在石峰区建成
南车株洲物流基地项目开工
旗滨集团株洲基地停产,开启清水塘地区大型企业搬迁大幕
铜霞路二期通车
大湖及霞湾污水处理厂北侧废渣治理基本完工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玉成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