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在消失的手艺:年近八十 老篾匠做活维持生计

来源:红网 作者:熊杜泉 编辑:王津 2015-01-22 15:18:51
时刻新闻
—分享—
IMG_0570.JPG
湘乡市中沙镇盛产毛竹,篾匠这门手艺几十年前在当地很是吃香,今年79岁的黄孟初老人就是一名老篾匠。(朱小彦/摄)
IMG_0600.JPG
老人的胡子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做起活来依然麻利。(朱小彦/摄)

IMG_0573.JPG
剖篾,每片篾的用途都不一样,做出来的用具美观大方,环保耐用。(朱小彦/摄)

IMG_0585.JPG
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朱小彦/摄)

IMG_0608.JPG
一条布满刀痕的春凳陪老人走过了很多岁月。(朱小彦/摄)

IMG_0593.JPG
记者左手中的用具已经用了20余年,依然完好,右手的筛子可以用来烘茶叶。(朱小彦/摄)

IMG_0564.JPG
黄家老房子前堆放着废弃的竹篾可以用来做柴火。(朱小彦/摄)

  红网湘乡站1月22日讯(分站记者 熊杜泉)湘乡市中沙镇盛产毛竹,篾匠这门手艺几十年前在当地很是吃香,而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竹筐、竹篓、簸箕等等这些曾经必需的生活篾制用品几乎被淘汰,从事篾匠这门老手艺的人都另谋出路,现在这个镇上还从事这门手艺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今年79岁的黄孟初老人就是其中一个。
  
  每天一大早,黄孟初就忙活起来了,虽然胡子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做起活来依然麻利。只见黄孟初用篾刀把新鲜的竹子剖开,把竹节劈片削条,再把削条剖成篾片,剖出的篾片粗细均匀、青黄分明。“竹子劈成较细的篾后,最外面的一层带着竹子的表皮,叫'青篾',这层篾最结实;不带表皮的篾,就叫'黄篾'。从青篾到黄篾,一片竹可以劈出八层篾片。篾不同,用途也不一样,例如箩筐、土箕的主要部位都用黄篾;而受力部位,就用青篾来做。”黄孟初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记者发现了两个用竹篾做成的生活制品,黄孟初的老伴告诉记者,其中一个簸箕已经用了20余年,另一个用来烘茶叶,也用了3年。“竹子可以做簸箕、蒸盖、菜篮、菜罩、竹椅、竹凳、凉席等20来种生活生产用具,不要看篾薄薄的,但很是经用,破了补一补就可以了,没法再用的再重新添置。”黄孟初告诉记者。
  
  黄孟初说,他干这门手艺已经60年了,当时这门手艺很是吃香,村上跟他一样的篾匠手艺人有50多个。村里人几乎每年都要请篾匠师傅到自己家来做活,按天数付工钱。有时东家还没有做完,西家就来请了,风光地上门,踏实地做事,体面地拿钱。家里雇了篾匠师傅,除一日三餐管饭外,上午和下午还得供点心。“现在不行了,要的人少,塑料制品便宜又好用。现在村里还干这个的大概只有三四个人了,我每天做2至3件,一对簸箕卖20来块,身体越来越差了,要钱买药吃,没办法的。”黄孟初说。
  
  记者手记:父亲曾经也是一位篾匠,但记忆里自家的竹器都是请人做,因为手工做出来的竹器非常耗时又辛苦,收入不高,父亲出师后并没有从事这个行业。小时候,父亲闲时也给我做过用来玩的竹篮,长长的竹篾在他的手上飞扬,如婆娑起舞的小龙,让儿时的我总是啧啧称奇,做出来的竹篮美观小巧,精致耐用,心中满是欢喜。父亲说,当年是因为看见一位篾匠做出来的竹器非常精致才选择了这门手艺,入行后才知道辛苦。篾匠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得练得扎实,让他吃了不少苦。聊起这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父亲满是怀念,在那个清贫而节俭的年代,家家均敝帚自珍,补了再用,用了再补,什么用具都不舍得扔掉,没有现在的浪费和污染,做出来的竹器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乡亲们都很喜欢,自己心中也满是成就感。“现在很快就要见不到篾匠的身影了。”父亲长长的一声叹息。

来源:红网

作者:熊杜泉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1/22/40803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