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张铁林为其供职的学院来长沙招生,痴爱书法的张铁林在其下榻的酒店进行书法创作,因忘记带他的书法印章,一位湖南书法界的朋友便找到青年书法篆刻家文佐帮忙刻一枚。文佐很快将自己精心创作的“张铁林印”篆刻送到张铁林手里,张铁林看了非常喜欢,爱不释手。那天晚上,他们聊书法聊到凌晨1点多,第二天,他们依旧聊书法,聊到凌晨3点多。后来,张铁林要文佐又给他刻了一枚闲章。书法艺术将大明星与一位青年书法篆刻家拉得很近,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2009年《文佐篆刻集》出版时,张铁林为该书写序推介文佐的篆刻艺术。
在文艺圈,“文佐现象”一度成为湖南篆刻界的骄傲。25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文佐是我省乃至全国青年篆刻家成才较早的范例之一。他的出现,让人惊讶和羡慕,艺术界和媒体开始聚焦这个看起来有些清秀、腼腆的小伙。
随意盘点一下文佐在国家级篆刻艺术大展上取得的成绩,你就会惊讶于“文佐现象”名副其实的含金量——全国当代写意篆刻展,全国第九、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第二、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五、七届篆刻艺术展,首届“八零榜样”双年展,等等。虽然这样的书法篆刻展门槛很高,面对全国书法篆刻高手,文佐总能过关斩将,轻松入展并获奖。
初识文佐,十足的文青范儿:白净、清瘦的面孔,刘海及鬓角发型剪得很精致,他总是一袭休闲衣衫,长沙话说得抑扬顿挫,宛如民国时期的风雅书生。
文佐出生衡阳,与王夫之为邻。他的成长来自勤奋和天赋。小时候,文佐在祖父文定国先生的启蒙下学习书法篆刻,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2001年,文佐考入长沙理工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这个专业与书法篆刻有很多通融之处。为了在艺术的原野走得更远,后来,他又攻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在大大小小的书法篆刻艺术展活动中,总能看到文佐的身影,他如痴如醉地品读名家作品,从中吸取养分。文佐遍访书法篆刻名家,不厌其烦地拿着他的篆刻作品向老前辈求教。
文佐的作品与他的气质一样,儒雅而灵动。他打破了汉字造型与架构的传统布局模式,刀法随性飘逸。文佐的篆刻文气逼人,只有在一曲《绿野仙踪》洞箫乐里才能品味到他的意境。
在方寸之内巧妙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与疏密来穿插布局,这是文佐的篆刻特点,他善于运用悍猛奇险、文秀纤柔的组合线条表达现代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文佐的篆刻作品不乏秦汉玺印的金石雅韵,亦融合了将军印、封泥、押印华丽古风。
刚过而立之年的文佐,以极具个性标签的写意印风领秀当今印坛,并成为当代金石大家刘一闻先生的入室弟子,这让许多同龄人为之羡慕。
17年前的秋天,文佐偷用了祖父的雕花刀在木头上凿出了自己的名字并钤在自己的课本上,沾沾自喜了好一阵。那年他13岁。也许,少年时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初懵懂撞开的是一扇艺术之门。
从衡阳的大山深处到省城长沙,一晃十多年过去,文佐至今记得从大学踏入社会用400元工资艰难度日却省吃俭用买书钻研的日子,还不会忘记与好友合计经营传媒公司的艰难岁月,这段坎坷经历将他历练得处事不惊。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文佐始终都没有放弃对篆刻艺术的追求。
“生活还得继续,任何事由他去,我只知道写写、画画、刻刻将伴随我一生!”这段质朴的话出自文佐2006年冬天写的博客,老乐相信,伴随文佐的还会有更美的艺术憧憬。
来源:红网
作者:刘欢乐
编辑:刘仁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