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镇哪甫村移民新村一角
碗米坡镇安置点的孩子们的快乐生活。
保靖县移民局负责人与在碗米坡镇安置点的移民了解搬迁后的生产生活。
被当地人称为“布达拉宫”的碗米坡镇移民安置点。
红网保靖站2月6日讯(分站实习记者 安昭旭)记者从保靖县移局了解到,临近年关,该县已有4200多移民喜迁新居,搬进了移民解困避险安置点。
保靖县是全国移民解困避险试点县之一,该县把做好移民避险解困工作作为改善移民生存条件、实现“特困移民同步进入小康”和积累试点经验的重大政治任务,2012年以来,该县在碗米坡镇,比耳镇兴隆村、卡湖村和县城四处设立安置点。碗米坡镇,比耳镇兴隆、卡湖安置点正处于酉水河流域的中段,沿河而上各安置点均按照土家风格建造,青砖黑瓦,雕梁花窗,流檐翅角,俨然一副江南水墨画的意境;碗米坡安置点房屋更有江南“布达拉宫”之称,突出了人与自然,着力打造避险解困和旅游规划相结合范例;在县城三处安置点共建设廉政租房706套,不仅解决了3000余名特困移民的住房问题,还让移民变为市民,将避险解困和城镇化相结合。该县还着力打造避险解困和危房改造、重点工程相结合,着力强化避险解困后续扶持和管理。
来源:红网
作者:安昭旭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