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傍晚,在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凉亭桥边,土家族青年男女赛歌。
美丽、大方的土家族姑娘
粗犷、豪爽的土家族小伙子
凉亭对情歌,幸福喜牵手
红网龙山站2月20日报道 通讯员 梁涛 曾祥辉
羊年正月初一傍晚,浓浓的年味还弥漫在“中国最美土家村寨”——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
二十二岁的土家族姑娘彭峻早早地吃过晚饭,精心梳洗了一番,叫上邻家几个要好的姑娘,一路嬉笑,一路欢歌,朝村口的凉亭桥奔去。
惹巴拉凉亭桥全长288.8米,是亚洲最长的凉亭桥。
“种子逢春要发芽,草木逢春要开花;鸟儿逢春要歌唱,阿妹逢春要找他。”
一曲嘹亮、优美的土家情歌从彭峻的口中清脆的飞了出来,如百灵鸟的叫声那样婉转动听,拨弄心弦。
惹巴拉村全村三百多户,一千七八百人,全村居民全部是土家族,还有着“中国土家族之源”的美誉。
土家人素有“以歌为媒”的婚恋习俗,在羊年新春的第一天,惹巴拉村寨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凉亭桥边,以歌为媒,用歌传情,来一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版的《我们约会吧》, 寻找自己最中意的他(她)。
于是,春天,从土家情歌的喊声中款款走来;爱情,也在土家情歌的旋律中慢慢萌芽。
一曲委婉动听的土家情歌,就如布谷鸣啼一样,唤起了土家山寨青年男女的情愫。
身着盛装的土家姑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如鲜花般簇拥在凉亭桥旁,盛开在捞车河畔。
精干热情的土家小伙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站,或蹲,直勾勾、火辣辣地注视着、寻觅着自己中意的那个她。
不一会,宁静的捞车河畔,被六十多个青年男女带来了不一样的甜蜜和火热。
“要吃凉水上高坡,要恋乖姐捞车河;男耕女织成个家,恩恩爱爱过生活。”
二十七岁的土家小伙吴凡对着对面的姑娘们,热切的抛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纯朴的爱情观。
吴凡是土生土长的土家青年,他在湘西州吉首市武陵山民族文艺传习中心工作。今年春节过年,吴凡特意回到家乡惹巴拉,就是等着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找到自己中意的侣伴。
“若扎嘎哈卡普普,若扎及它哟,若扎窝吐哟,麻麦得嘎拉夫些啰。”(汉语:高山上开花哟,山脚脚下哟,山里有群哟,好姑娘啰。)
男青年的人堆里,一个粗犷的声音紧接着喊了出来,夸得对面的姑娘一阵阵嬉笑。
土家人能歌善舞,上山有山歌,下河有船歌,打渔有渔歌,跳舞有摆手歌,男女婚恋有情歌。
土家情歌内容丰富,有挑逗歌、相思歌、初会歌、求恋歌、浓恋歌、接郎歌、送郎歌等等。
“高山木叶翠薇薇,只有我郎不会吹,我郎几时学会了,只用歌声不用媒。”
彭峻旁边的女伴不甘示弱,接过小伙子的歌声,也小小调戏了对面的小伙子一番,引得河畔青年男女们的一阵哄笑和尖叫。
“韭菜开花细茸茸,有心恋郎莫怕穷;只要二人情义好,冷水泡茶慢慢浓。”
大胆的吴凡,紧追不舍,用歌声传递着自己的爱慕之意,表达着自己的爱情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山深处的热巴拉土家山寨的小伙子们也走出了山门,走进了大城市。但是,他们纯朴真诚的爱情观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一直深深的烙印在骨子里,没有改变。
在男伴的推搡下,吴凡从众多的土家小伙中走了出来,走向了他心仪的姑娘。
顿时,凉亭桥边的男女笑声一遍,羞得吴峻捧起了红红的脸蛋,偷偷地瞄着吴凡。
“桐子花开一口钟,二人玩耍莫漏风;燕子衔泥紧闭口,蚕儿吐丝在心中。”
看上了,中意了,就喜欢了,土家姑娘的直率、真诚,就如春天的到来一样,在寒冬里绽放的如此生机盎然。
“妹是沟边花石榴,郎是青藤缠过沟;青藤缠在花树上,树死藤干俩不丢。”
凉亭桥边的距离,被爱情的歌谣彻底融化了。捞车河畔成了歌的海洋,笑的世界。一对对土家青年,在羊年新春的第一天幸福的牵手。
对歌还在此起彼伏,爱情的种子还在继续生根发芽,就如春天的萌芽,夏天的成长,秋天的收获那样迷人,更如土家情歌《nia nia 歌》(nia,比喻紧紧的靠在一起。)唱的那样:
“哥要nia来妹就nia,好比绿叶nia红花,好比草籽nia草籽,好比芝麻nia糍粑……”
“nia出一幅幅五彩锦,nia出一幅幅丰收画,nia出一年年幸福景,nia出一个个胖娃娃” ……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龙山分站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