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基
有一个人的故事,在过去近半年时间里,传遍了大江南北,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他就是廖厂长。
“我连他的全名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姓廖。”寻找者也不知道名字的廖厂长,何许人也?一段25年前的往事何以如此令人感怀,在持续的寻找中又有如此的轰动效应?
有人说,是因为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怀旧文章;有人说,是因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一波一波“寻找廖厂长”的现象级新闻报道。当然,这说的都不错。但最深层的原因是,人们在寻找廖厂长的同时,也在寻找我们曾经高扬又一度迷茫失落的理想情怀,这也是时代的呼唤和需要。
廖厂长的故事,发生在25年前,却“鲜活如昨”。一位素昧平生的廖厂长汇款7000元,资助复旦大学4名同学完成一段历时半年的“南疆考察”。廖厂长真名廖群洪,湖南娄底涟源市人。就是这么个事儿,并非惊天动地之大事。可为什么在25年之后的今天,一经网络发端,湖南日报乘势而为,在媒体持续不断发酵,廖厂长一下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怀念当年廖厂长的理想情怀,尘封已久曾经怀揣的理想,又一次被点燃而从心底喷涌而出。
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贫穷,但我们崇尚理想;沧海桑田的今天,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我们还能谈理想吗?这是回荡在许多人脑海之中的问题。今日之中国,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人们不愁吃穿,许多人有房有车,但人们的理想开始缺失,有点“找不着北”,正如人所说“穷得只剩下钱了”。 廖厂长始终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一个人不拒平凡,但不能没有理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就会没有希望。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大多数的人不能成名成家,也许只能是平凡普通一生,可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光从未泯灭。
中国梦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人人有理想、不改初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中基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