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瞧了这些小东西,要做到数量如此之多、每一件都做得精致、耐看,着实不易呢。夏琳说自己是宅女,不打牌,不喜欢逛街,就喜欢做这些小玩意。她的手工艺品不仅装点了自己的生活,让家中活色生香,而且给身边的人也带来了乐趣。
行家里手
各种物件都是手工制
“这些手链是我自己编的,线和珠子自己搭配。”“这些包包,二十几个,有很多种,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在夏琳家中,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大大小小的布包、各具特色的首饰、风格不一的创意小盒子,还有各种刺绣作品,每一样都十分精致。
夏琳的家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收纳盒,有的装着她的小物件,有的放在厨房中使用,这些收纳盒很大一部分都是她用收快递的硬纸盒做成的,配以一些简单的装饰,既实用,又美观。
“缝布包是前年的事情,我下班后有时间就会动手缝,最近开始在学衍纸。”夏琳介绍,衍纸也叫卷纸,用卷、捏、拼贴组合的方法,把彩纸条按照一定的样式拼贴到纸片上,是纸艺的一种。夏琳已经拼出了一对小鸟、一条彩蛇、一条金鱼,栩栩如生。
心灵手巧
被针扎出来的细致活
看着自己的作品,夏琳打心眼里喜欢,可是做的过程却并不轻松。
一条手链,要编两三个小时;一个小包,要做近一天时间;一个用一颗菩提磨出来的戒指,要整整磨上一天,还要经历很多次磨到手的时候。
“最难做的是这个手提包。”夏琳提起一个手工布包说,布包上绣上去的小花朵,都是用一片一片的小碎布裁剪好,拼起来缝上去的,不仅需要创意和设计,还要缝得简单而稳固,“我缝的东西从不会让人看到线头,有些朋友都不知道怎么缝出来的。”
正因为追求完美,夏琳没少被针扎,但是她已经习惯了。有一个钱包,虽然中间隔了半个月没动,但最后她还是一咬牙完成了,她从不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半途而废。她没有专门学习过缝纫和设计,都是下班后自己琢磨出来的。
夏琳的妈妈邓香莲告诉记者,读小学的时候,夏琳在舅妈家辅导功课,舅妈家的缝纫机成了她完成作业的书桌,“她手上做着作业,脚却踩到了缝纫机,踩着踩着就慢慢学会了缝纫。”
大显身手
作品受到亲朋好友追捧
夏琳做手工的材料很多是废弃的材料,在她这却能变废为宝。
“我女儿做的东西我都喜欢,她还为街坊邻居们做了不少钥匙袋呢。”邓妈妈高兴地拿出一个装茶壶的布袋子,这是夏琳专门为她制作的,早上出去晨练的时候,邓妈妈就会提着这个小布包出门,把热水杯装在里面,非常洋气,还不会烫到手。
“我经常来表姐这搜罗小东西,我有好几个同事一人有一个我表姐缝制的钥匙包。”邓自萍是夏琳的表妹,她从小就是夏琳的“粉丝”,每年春节,她和兄弟姐妹们一到表姐这,总能有所收获。
眼下,夏琳十岁的儿子夏鑫鹏受到妈妈感染,也开始学做手工艺了,他用一次性竹筷和牙签制作的小水桶,还获得了学校科技节小制作比赛的一等奖。
“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夏琳说,如果有朋友想学习或者交流的话,可以加她的QQ(21152231)联系。
来源:红网
作者:袁村平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