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些年 株洲因创文而改变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何春林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陈瑶榕 2015-03-04 13:18:23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天元区瀚水栗源,小区对绿化进行了整改,小朋友在健身设施上玩耍。图/株洲晚报记者  汪成

  荷塘区戴家岭农贸市场整改后,地面铺设了防滑的地板砖,摊位整齐划一。图/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
  
  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高规格的文明创建总结表彰大会,株洲从此又多了一项荣誉——全国文明城市。
  
  美丽整洁的沿江风光带、低碳节能的公共自行车、和睦相处的邻里……回顾因创文而改变的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因为创文而愈发靓丽,市民也因创文而更感幸福。
  
  街头秩序之变:闯红灯者越来越少
  
  去年下半年,城市街头出现了一道风景:每到周末,就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佩戴红袖章上街站岗,自愿做交通劝导员。看到那些闯红灯、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就会提醒他们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起努力。
  
  株洲市体育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副主任贺晓睿就是这样一名义务交通劝导员。很多个周末,在体育局与建设路相交的路口处,都可以看到佩戴着红袖章的贺晓睿与他的同事,笔直地站在马路一旁,看到有试图乱穿马路的行人,大家就会向前将对方劝退。与很多人不同的是,贺晓睿还带了一个“编外”人员——七岁的女儿琪琪。
  
  贺晓睿说,红灯停、绿灯行,不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等常识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严格执行起来又不容易。“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以身作则,小孩子劝导有时候比大人更有效果。”贺晓睿说,创文改变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比如,在他自己还没有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琪琪已经学会了,并且回到家中监督他背诵,他则负责给琪琪讲解那24个字的具体意思。与此同时,周末在街头站岗也成了父女俩共同的“功课”。
  
  琪琪说,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她已经先后劝导了40多个乱闯斑马线的行人。令琪琪高兴的是,闯红灯、乱穿马路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面对自己的劝导,叔叔阿姨们都会不好意思地说声对不起,并承诺再也不横穿马路,而且,以后看到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也会去劝导。
  
  菜市场之变:铺上防滑地板砖顶棚透明不再漏
  
  “以前菜市场的环境不好,卖菜的都喜欢挤在附近的马路上,过道被小摊小贩和停放的摩托车堵得一塌糊涂,现在顺畅多了。”提起荷塘区戴家岭农贸市场的改变,在此做了六年生意的老板周向阳总是滔滔不绝。
  
  周向阳来自衡阳常宁,在戴家岭农贸市场附近租了一个摊位做服装生意。她说,这个农贸市场是2009年改造的,自己经历了农贸市场改造的前前后后。在此之前,地面总是湿漉漉的,买菜的顾客很容易摔倒,顶棚还会漏雨,外面下大雨,市场内下小雨,许多摊贩宁愿担着菜放在不远处的新华路人行道上售卖,也不愿意到市场里面来。
  
  昨日上午,记者在荷塘区宋家桥办事处城管办工作人员余万乐陪同下,再次来到曾经让人头痛不已的戴家岭农贸市场,但见农贸市场内热闹非凡,近300个摊位上蔬菜、副食品、肉禽等应有尽有,以前的水泥板早已被防滑的地板砖取代;顶棚早已不再漏雨,而且采用的是比以前更加透明的材料,农贸市场内更加宽敞明亮;以前矮矮的水泥摊位统一规划为整齐划一的摊位;每天中午1点半至3点半,农贸市场还会进行一次大清洗……
  
  不仅如此,农贸市场的入口处还有一块长约两米、宽约一米的创文宣传栏,上面写着义务献血、助人为乐等内容,而临近的那块便民招贴栏,则贴满了附近多个小区的招聘租赁信息。荷塘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与环境整治,是城市创文的重要指标之一,环境优化是硬性要求,宣传栏是软性指标,招贴栏则在便民的同时,解决了农贸市场附近牛皮癣泛滥的问题。
  
  安置小区之变:草皮更绿了,健身设施多了
  
  在天元区瀚水栗源小区,如果要问创文带来了哪些改变?居民们都会乐呵呵地告诉你:小区又新增了一批免费健身设施、草皮比以前更绿了、绿树比以前更多了。
  
  瀚水栗源小区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一共有26栋房子,700多户居民。因为是安置小区,小区居民绝大部分是拆迁安置人员,所以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保洁公司,小区环境也成了住户们最关心的问题。“要是多点公共设施,方便我们锻炼就好了,小区里还要多栽些树,让小区生机勃勃。”小区居民龙霞飞说,作为社区负责该小区环境的负责人之一,她经常收到居民们类似的建议。
  
  去年12月18日,正值创文关键时期,天元区栗雨街道办事处的多个安置小区启动了栽绿护绿工作。瀚水栗源小区居民易国民高兴地发现,两辆卡车先后驶入小区,一辆拖着草皮、一辆运着香樟树。草皮与香樟树运到小区后,除了有园林公司的人在挖坑栽种外,一些热心居民也来到了现场,与园林工作人员一起种树。
  
  “小区绿色多了,大家生活的环境也就好了,这也是创文的要求。”栗雨街道办事处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说,因为这些安置小区内的一些草皮被踩坏了,一些树木死了。利用城市创文的契机,他们联系了园林公司,买了草皮与香樟树种植在小区内;与此同时,小区还增设了一批健身设施。
  
  记者了解到,绿色植物进小区也得到了居民们欢迎,为了更好地呵护这些香樟,许多小区居民自发报名成为“护绿人”。64岁的易国民住在瀚水栗源6栋,是该小区“护绿”队伍的负责人之一。“政府免费给小区种树,是为了让小区更漂亮,爱绿护绿是我们职责所在。”易国民说,自己以前是农民,房子拆迁后就住进了小区。他说,自己种植经验丰富,所以成为负责人。
  
  校园周边之变:施工扬尘噪音不再影响教学
  
  去年10月份,12345市长热线和本报新闻热线陆续接到多起市二中学生与家长们的投诉,反映新校区附近工地较多,加之重型卡车作业时没有采取降尘处理,搬入新校区的师生们饱受灰尘困扰。
  
  市二中校长张辉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周边都是正在建设中的施工工地,尤其是连续几天没有降雨的时候,不少运送渣土的卡车来回奔走于校外的马路上,由于进出工地没有采取任何清洗措施,卡车经过便会掀起滚滚灰尘,过路的行人不得不捂住鼻子,校园内的绿叶、课桌经常被染黄,有些学生和教师不得不佩戴口罩上课。为此,学校与施工单位多次协商,但一直收效甚微。
  
  得知学生与家长的呼声后,为解决市二中新校区噪音、扬尘严重的问题,市创建办联合城管、城建、环保多部门去现场召开了协调会。协调会上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围墙和洗车平台,同时改变渣土车的运输路线,杜绝扬尘和噪音对师生们的不良影响,否则工地就只能停工。
  
  昨天上午,记者又一次来到了二中,新修的马路宽敞整洁,因为大型卡车改变了运行路线,学校门前很少看到渣土车通过,而且驶到路面前必须清洗;两旁的行道树发出嫩黄的新芽、茶树开满了红色的花;校园内孩子们正在埋头复习……
  
  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 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何春林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陈瑶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3/04/40695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