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龚曙光谈全媒体时代下的纸媒与出版

来源:人民网 编辑:潘宣 2015-03-06 22:41:1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专题:新态2015·中国

  [人民网传媒频道]:3月6日10:30,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将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敬请关注![15:22]

  [主持人]:聚焦传媒领域,服务传媒人士,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传媒沙龙,今天作客演播厅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欢迎龚董。[14:07]

  [龚曙光]:各位网友好。[14:08]

  [主持人]:首先请您先给网友们介绍一下您在今年两会提的建议。[14:08]

  [龚曙光]:今年两会我关注的依然是教育文化领域,有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议我们政府能够加快对全国信息化战略布局和战术推进,使我们整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另外一个是关于文化企业发展的,在文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企业的担保特别难,这种难是因为文化企业原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意,而且文化企业往往在草创时期对于资本的要求比较迫切,而且又缺少我们现在担保法规中要求的不动产,所以这就给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上形成了制约,所以我倡议我们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对文化企业的整个担保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或者重新构架,以利于文化企业融资,有更便捷的方法和途径。[14:08]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第一个关注的是教育信息化,您能不能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跟我们聊一聊当地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4:08]

  [龚曙光]:实际上我们国家文化教育传统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思想,一个是所谓有教无类,这个问题是我们从古到今教育体系都在面对的,那就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问题,教育的公平问题,也就是所有希望获得教育,所有应该获得教育,所有可以获得教育的人,都应该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这实际上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理想,也是我们对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虽然我们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教育的均等化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我们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特别要求我们教育部门能够公平均等的提供教育资源,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实际上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是很难的实行真正的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因为老师100个,这中间总有最好的一个老师,但是100个老师中最好的那个老师确实不能上100个班学生的课,这是我们现有教育体系没有办法解决的,这是第一个问题。[14:08]

  [龚曙光]:第二个问题,是所谓因材施教的问题。100个学生有100个学生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那么他对于知识接受的快慢,他的敏感区域,他的喜好,是完全差异化的,那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的程序,是没有办法做到老师对100个学生给100个授课方案,授100次课,这是没有可能的。那么我们只能从100个人中找最大公约数,按照这个最大公约数的人,他们所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课和辅导,这实际上就有最大公约数之外的一部分人,他被忽略了,那么就没有真正实现所谓的有教无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把我们最古老的理想实现,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手段、模式和通道的,那就是教育的信息化,通常我们也把它叫做教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NextPage]

  [龚曙光]:那么,一个好老师,他通过我们现有的教育数字化的方案和网络体系,是完全可以向100所,乃至向几十万所学校来提供完全一样的授课资源、辅导资源,同时,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也是完全可以做到,每一个学生在上了一次课之后,他对这次课的接受程度,他接受知识之后的理解程度,是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现在的测试体系直接的输送到老师的界面上来,然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全可能提供不同的辅导方案,一对一的针对性的辅导方案,这是我们认为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得到解决了,一个是他真正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实现教育的公平;第二真正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对一的辅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是我提这样的问题的前提。[14:08]

  [龚曙光]:第二个前提是,实际上我们社会的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要么是通过固网,要么通过移动网络,来接受互联网,那么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少年儿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生,他手上固定的工具,他每天都要用的工具,那么这个工具除了通讯功能之外,实际上它的很多功能都在实现,那么如果这个工具里面不把学习的功能加进去,不使学生的时间用学习的内容去填满,那他就可以玩游戏,所以这样对于学生来讲,就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疾患,那就是网络游戏的成瘾性问题。所以以正能量抵消负能量,以教育的内容消解纯娱乐的成瘾性内容,这也是很紧迫的工作。所以在这样两个意义上我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14:09]

  [主持人]:中南传媒集团作为出版传媒业当中的排头兵,在您刚刚说到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采取哪些行动?[14:09]

  [龚曙光]:实际上我们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出版商,我们所拥有的多种自有知识产权的教材,不仅遍及了全国的29个省市,同时也进入了韩国、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我们也在帮非洲的一些国家,像南苏丹,像亚洲的一些国家,像乌兹别克斯坦等等,在做教育体系的设计。那么,传统的教材是传统教育的资源,那么当数字化进入到教育领域之后,实际上我们一直致力于教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和生产,我们现在跟华为合作的,我们控股的天闻数媒公司,他所研发的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应该是我们国内市场上公认的技术形态最好、技术稳定性也最好,对教育的贴近性也最好的解决方案,它已经在深圳、上海等等省市,在500多家学校投入使用了。[14:09]

  [龚曙光]:从我们实实在在在不同的教育市场、不同的学校使用的情况来看,只要是使用了教育数字化方案来进行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地区和学校,他们都认为有数字化和没有数字化的差异是巨大的,那么这种巨大可以用本质化的区别来表述,那么实际上就是从我们教育数字化的实践来看,也体现了教育数字化是可以把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拉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它不仅仅是技术手段更先进,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技术手段所实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的管理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我们在传统的资源条件下没有办法实现或者没有办法达到的效果。[14:09]

  [主持人]:刚刚您也提到了创新文化产业金融担保制度也是关注的重点,对此您的建议是什么样的?谈谈具体的事例?[14:09]

  [龚曙光]:实际上你说文化产业担保难的事例不用说,比比皆是,因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一个好的想法就可能成就一台好的节目,或者成就一个好的产品,甚至成就一个好的企业。我们举个例子,像现在很多节目公司,电视不是制播分离吗,这些节目公司实际上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是他的策划人员的创意,像《非诚勿扰》,还有各种各样的舞台秀的节目、真人秀的节目,他完全要靠一个创意支撑起一个电视台的一种节目,甚至这个节目成了一个专业公司。而这些创意人员往往很年轻,大学刚刚毕业,刚刚进入自己的行业,他是没有经济能力能够完成一台节目,或者说支撑一个公司的注册和成长的,在这种情况下,融资就成为了他的刚需,而我们现有的银行和其他金融的融资体系中很重要的东西,融资需要担保,那么谁来为他担保?我们传统的是自己为自己担保。那么自己为自己用什么东西担保呢?用其他的不动产担保,用房屋、土地这种不动产来担保,而其实他也是没有的,他才刚刚步入社会,刚刚开始自己的人生他哪有呢?所以一无所有的现实使他的担保没法实现,而他好的想法可能就有一大部分实现不了,那么我们国家最宝贵的创意资源就被扼杀了。所以看起来某一个企业没有做成问题不大,但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做不成,那么我们国家最富活力,最有青春朝气的创业人才被扼杀了,这些好的创意被扼杀了。那么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怎么可能形成百花齐放、勃勃生机的局面呢。[14:09]

  [龚曙光]:所以我就建议,第一是我们要有对创意进行评估的制度,那么也就是我们应该可以对这个创意进行评估之后,对它未来的收益权进行抵押,就是你评估这档节目会不会火,如果火了能有多大收益权,你进行评估然后打折,他把这个权抵押给你,然后你给他贷款。第二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该有个部门对小微企业的创意进行评估,评估之后由政府作为第三方的信誉担保单位给他进行担保,这样就使银行你可以大胆的贷款给文化小微企业,这样政府来帮你做担保,保证他未来能够还钱,不可能成为死帐呆帐,这些制度都是我们现在所没有的,如果把我刚才讲的这些还能够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案,就可能使我们小微企业这种创意人员,由小微企业开始发展,甚至发展到中等规模的企业,也许未来还成为文化航母,但是没有这个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没有这个基石就没有这个梦想,所以我是从这个角度,来为我们这些文化产业的创意、创新人才,为我们这个产业中最底层的小微企业来呼吁来建议。[14:09]

[NextPage]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刚的建议,确实,您也说到,一个小微企业发展的话需要各行各业,政府、银行,还有其他大的企业形成一个联动机制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好的想法能绽放出火花。那么,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要“建设书香社会”。作为出版传媒领域的国有企业,您觉得您的使命是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14:10]

  [龚曙光]:这个我们一直说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国家,他的文明程度与每个国民的阅读量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也看到世界上的那些发达国家,几乎全民的阅读量都排在世界的前列,所以这个关系是非常直接的,那么我们最近的十多年来,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倡导全民阅读,设立了全民阅读日,进行宣传和激励,还通过推荐各种优秀图书进行引导,现在我们又提出建立书香社会,那么这都表明了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的有识之士,在我们国家建设文明程度的进程中,把读书作为了一个重要的通道和重要的举措,当然作为一个以出版图书作为自己主要业务和使命的企业,我们一方面为社会出版最好的便于阅读,同时也能够对社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的图书是我们的使命。[14:10]

  [龚曙光]:所以我们现在每年都会出1万种以上的图书,总出版量会在2亿册左右,这应该说对于全民阅读来讲,我们所承担的责任大,我们所作的贡献也是很大的。那么2亿册左右的书,应该是大几千万人成为我们的读者,因为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每个人分一本来读正好2亿人,可能没有这样简单,有的人读我们书多一些,有的人读我们书少一些,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为这个社会五千万以上的读者每年提供图书,这个数字是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实际上我们占了5%吧,1/30的份额,但是我们还有一些不读书的人,我们虽然希望通过这种书香社会的倡导能够影响他们,那么有的人是不读书的,也还有少部分因为贫穷而不能读书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企业每年为社会所捐出的图书和买书的经费,也超过2000万,我们为有能力买书的人提供最好的图书商品,同时我们还要为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脱贫,或者暂时经济困难不能及时买书的人提供资助。[14:10]

  [龚曙光]:第三我们要通过自己专业的认知和传播体系,也要把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理念进行阐释、传播和引导。所以我们的使命应该是三个方面的,第一是生产,第二是捐赠,第三是传播引导。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既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感到很光荣。[14:10]

  [主持人]:那您一般是看纸质书,还是在手机、ipad电脑上看书?[14:10]

  [龚曙光]:应该说依据不同的时间和不同图书的类型,多种阅读方式都会有的,但是按我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书,或者说这个图书的思想性比较高,或者说学术性比较高,需要多次阅读的书,我往往是读纸质书的,一般碎片化的、消遣类的书可以在手机上看,但是我的主流阅读形态还是纸质书。[14:10]

  [主持人]:其实我一般看书也喜欢看纸质书,但是现在必须承认的是很多传统书店经营状况不是特别好,您的观点是不是认为数字出版会在未来全面的压倒传统的出版?[14:10]

  [龚曙光]:目前书店的状况不能简单的说是纸质书被压倒了,因为电商现在已经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渠道了,实际上新华书店的,或者说其他实体书店的份额下降,主要是转到了电商平台,实际上数字化阅读目前来讲,对于纸质书的直接影响应该还是很小的。我们发现一个情况就是,很多人在互联网上阅读,但是阅读之后他发现了一本好书的时候,他回过头来要读纸质书,所以有很多作家跟我说,实际上互联网只是给他的图书做了一个广告,他大量的粉丝最后回到线下,来阅读纸质书,所以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消涨,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是一个O2O的格局,那么就是线上线下可能彼此结合、彼此交叉,读电子书的人也会读纸质书,读纸质书的人也会上网看一些数字媒体的书,这样会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过程。[14:10]

  [龚曙光]:当然从介质的形态来讲,假如我们未来携带的终端更加科学、更加便捷、更加健康的话,数字媒介逐渐的替代纸质媒介的趋势,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样的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长。过去我也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传统出版的掘墓论者,我认为可能十年左右的时间最长二十年的时间纸质书被替代掉,现在看起来可能这样一个纸质书和数字媒体的书,彼此相互共存、共融的历史时期会更长一些。

[NextPage]

  [主持人]:近年来互联网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说像众筹出版、定制出版,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您对此持什么样的看法?[14:11]

  [龚曙光]:众筹出版是典型的线上线下的出版模式,就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的图书信息,让有兴趣的人进行预订,从美国开始,现在中国也开始有了,我们一些朋友也做过,一些企业也尝试过。第一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编辑发行传统图书,这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那么这种路径是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时代,大数据的抓取和分析,使我们出版更精准,使我们销售更便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目前来看,还处在尝试阶段,我们国家实际上现在已经做的众筹的书数目还很小,而且目前来讲,做的特别火爆的也不多,但是我认为这肯定是一个未来很重要的图书发行渠道,是值得所有的出版人尝试,甚至形成一个常态的制度。但是你要说众筹模式未来一定就能够替代现有的图书发行渠道,一定能够替代所有的电商,这个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电商有电商的优势,传统的发行渠道有传统发行渠道的优势。[14:11]

  [龚曙光]:我说一个很简单的,就是逛书店,在有了电商的情况下也有很多人愿意逛书店,其实在一个码满书的环境里,你独自在几万种乃至几十万种的图书中自由的挑拣,这样的一种氛围这样的一种情调,也是很多读书人恋恋不忘的,甚至是割舍不下的,它和在网上挑书的那样一种快乐那样一种身心的愉悦有区别的,那就更不用说在众筹这样的一个带有某种投资意味的销售模式上,可能就更难的有这样一种闲散、轻松和自由的心态。因为众筹实际上是筹款,实际上是把购买权预支,那他可能只有几十块钱、只有几百块钱,但是这是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行为必然带来投资预防欺诈、投资预防陷井的紧张心态,虽然这几十块钱,但是我被人家骗了几十块钱我不爽啊,风险性是有限的,但是正因为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讲不是灾难性的,但是它会影响他的情绪,所以这样一些复杂的东西,他把一个买书很简单的愉悦给消解或者冲淡了。所以你在书店挑书的时候,就不会说我这个会不会有陷井,我会不会被人骗,骗了之后会不会弄得我很不爽,没有这样的忧虑,所以他的心态不一样的。当然随着渠道越多,肯定渠道会分的,存在一条渠道就一定有去走这条渠道的人,要不然这条渠道就存在不了。[14:11]

  [龚曙光]:所以传统的实体书店的模式和传统的电商的模式,肯定是要被众筹所分流的,但是这种分流是不是替代?不好说的,所以可能未来还是实体店,传统电商、众筹,加上直接的互联网出版,像亚马逊的kindle多种渠道并行满足人们买书和读书的需求,他形成一个共生共融的状态。[14:11]

  [主持人]:我们知道其实在中南出版传媒产业布局当中老年产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快乐老人报》也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发行量增长最快的纸媒,今年发行量超过了160万份,在传统纸媒普遍出现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未来又是怎么考虑老年产业这一布局的?[14:11]

  [龚曙光]:其实做媒体和我们做其他商业,在商业原则上没有区别,就是找准你自己所要服务的人群,找准你自己所要满足的需求,因为对中国的老年人群来说,纸媒是他们与生俱来阅读的第一媒介形态,那么这个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朝气蓬勃,但是对于这个人群来讲,我们过去所说的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人群来讲,乃至于一部分60年代的人群来讲,他们阅读的主流习惯,应该是纸介质媒体,而不是互联网媒体,他们被转化为互联网媒体,最终抛弃纸质媒体的可能性是现存所有人群中最小的。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人群满足他们阅读纸质类媒体的需求,比我们秉持某种理念说互联网一定会替代纸的,所以我现在一定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在手机上阅读,那么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绝大多数的60年代以前的人,应该纸媒的接受方式依然是最重要的。[14:12]

  [龚曙光]: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一种受众分析,我们就有底气在互联网的时代来做纸媒,所以我们用四年的时间把它做到超过160万份,它是有数据基础的,有商业准则支撑的。我们说大数据,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为中国的老年人群提供优质的纸介质媒体,这是以大数据作为基础,不是拍脑袋的。因为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对中国老年人群进行调研,对于中国老年人群的整体生活状态,对于他们的媒介需求做了深入的调研,最终我们来推出这样的媒体。[14:12]

  [龚曙光]:所以不管哪个时代,找准你的受众,找准你所要满足的需求,这是做产品的核心。凡是根据某一个理念,而忽视市场实在需求的产品都是活不了的。[14:12]

  [主持人]:那你有尝试改变老年人的收看习惯吗?[14:12]

  [龚曙光]:一个时代如此宏大的技术革命,总是要改变一些人的,他不是我们去尝试的,是时代要改变的。所以我们对于中国老年人群,我们不仅仅提供报纸,不仅仅提供杂志和图书,我们也提供网络,我们也有自己的枫网,它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针对中老年人群的专业性网站,而且他所提供的网上的服务种类是很齐全的,所以我们既要满足绝大部分人的纸媒阅读习惯,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些人中间会有20%、30%的人会转化为他也尝试互联网的阅读,我们还要关注到70后、80后,也将成为进入中国的老龄人群,他们可能中间未来接受互联网的人群更多,所以在他们没有进入老龄人群之前,我们已经把他们老龄生活做了数字化的安排,所以他们必将是我们未来互联网的阅读和互联网的媒体发展成为巨大的推动者。[14:12]

[NextPage]

  [主持人]:您曾表示中南出版传媒将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营造文化的生态消费,对线上和线下分别有什么样的规划布局?[14:12]

  [龚曙光]:线下很好理解,我们传统产业都是线下的。线上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我们有红网、大湘网、枫网等网站,有资讯的、有生活的,有老年人群生活的。我们也有自己数字出版的专业公司,我们有数字教育的专业化公司,等等,包括我们现在的编辑流程,我们的销售体系,都充分的互联网化。所以,我们巨大的传统出版的资源和产品,都在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渠道,在进行编辑、生产和售卖,我们纯互联网的媒体生长也很快,也占到了我们现有的年销售的百分之十几,占到了利润的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应该说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线上和线下的基本格局我们已经达成了,我们现在实际上所形成的销售和利润,和某些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比起来我们已经不小了,所以我们对这块充满自信。[14:13]

  [主持人]:最后还要您跟我们聊一聊这几天在北京两会新的见闻和感受。[14:13]

  [龚曙光]: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大代表,会风的改变肯定是大家最直接的感受,更节俭、更简单、更聚焦,使人大代表这样一个国家权利的形象代言人,这样的形象更正面、更积极,也更能够体现十八大之后,特别是通过群众路线教育之后,通过从严治党之后的新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人民的本质,那么人民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质朴,应该是节俭。这是一个方面的感受。[14:13]

  [龚曙光]:第二方面的感受,我们《政府工作报告》也更务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幅地压减了对上年工作的总结,而用很大的篇幅,用几乎是大于总结一倍的篇幅,总结和部署工作的篇幅是1:2这样的篇幅,来安排今年的年度工作,我觉得这体现了一个政府不仅仅向前看,他更向后看,一个政府不是忙于去为自己总结经验、树碑立传,而是忙于应对未来,部署下一个年度的工作,争取下一个年度更大的成绩,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态度,真正体现了党中央,体现了我们中央政府,既是一个务实的态度,也是一个谦逊的态度,所以总结起来是人大的会越开越质朴,越开越节俭,越开越谦逊,这应该是越来越多地靠近了我们民族的那些古老而又优秀的品质。

来源:人民网

编辑:潘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