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专题:新态2015·中国
红网北京3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摄影 章尧)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31.8%,全国森林覆盖率是21.3%,而在湖南,这一数字已达到了59.57%,远超出世界和全国水平。这意味着“绿色”已成为大家对湖南最直观的印象。
不过,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看来,这覆盖在山上的林,还只是一件绿色的“衬衣”。
“衬衣”意味着山林中的树木郁闭度不是很高,树还不是很大。
“我们要让湖南的山头,从现在穿的衬衣,变成棉衣。”邓三龙在今天下午作客红网全国两会嘉宾访谈室时介绍,湖南对天然林的保护,仍将加大力度。
禁伐限伐 山更青林更密树更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湖南虽然拥有天然林九千余万亩,但却未被划入纳入国家保护范畴。
但这并不表示湖南没有行动。“在继续争取纳入国家保护的同时,我们也将继续不等不靠,通过禁伐限伐,提高补偿,设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让郁闭度更高,山更青,林更密,树更大。”邓三龙说。
实际上,“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对天然林的采伐限额只占全省总采伐量的18%。今年起,湖南还将停止对全省公(铁)路两旁山体林木的采伐审批,并将其纳入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
保生态 老百姓也能致富奔小康
在湖南,古话“靠山吃山”也将赋予新的含义。
“新时期我们理解靠山吃山,就是要思考如何把山建设好,让老百姓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也能奔小康。”邓三龙说,如何既保生态、又保生计,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林下经济,要挖掘林地生产潜力,走多种经营的道路,加大非木质林产品的收入。
比如,在林下发展种植、养殖业,在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在林下养鸡、养羊、养牛等,又如,开发森林旅游、森林疗养等。
实际上,林下经济经营产出比耕地还要高,潜力很大。以林下种植玉竹为例,玉竹栽植三年后采收,三年投入成本约1万元,三年后采收收入可达4万元,平均年均纯收入约1万元。
可复制可持续 现学现会低投入
前几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扶贫要少搞盆景,多搞实事。
“这一点我特别赞同。”邓三龙说,设在省林科院实验林场的湖南林下经济科研示范中心(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就特别注重开发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我们的农民兄弟到示范基地看完以后,回去后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立马就能实践。”
至2014年底,全省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已达660.91万亩,林下经济从业农户281万户,林下经济总产值315亿元。
目前,全省林下经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药、林菌、林禽、野生中药材、生态休闲旅游等24种模式的产业发展格局,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典型和发展模式,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茯苓、天麻、玉竹、三七、百合等品种都具有较成熟的栽培技术和发育完善的销售市场。靖州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交易专业市场与茯苓出口基地;新化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9万亩,被称为“湘中药谷”;浏阳市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6000元,其中林下经济收入占了60%。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章尧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