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儿子叫潘东景,今年50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可是他却学会了煮饭,每天能让失明的母亲吃上热腾腾的饭。或许,他心里知道,不能让疼爱他的母亲饿肚子。
难割舍
失明老人拒住敬老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龙伏镇龙伏村复新片东风组,一片红砖瓦房中坐落着一栋破旧的土坯房,这是付美明和儿子潘东景的住处。看上去,母子俩的生活宁静而平常,他们围坐在燃烧的炭盆旁,一起烤着火。静坐的付美明,今年已经76岁,却已失明三年;50岁的儿子潘东景,是先天智障者,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的儿童。
五十年前,付美明26岁,正值年轻,在他人的介绍下,她和丈夫领养了潘东景。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夫妻俩发现了“不对劲”,潘东景不会说话,到4岁时才学会走路,“后来检查才知道是先天智障。”
一开始,亲戚朋友劝说付美明将孩子送去托儿所,却被老人严词拒绝,当别人叫潘东景“傻仔”时,她会发怒,和人争吵。“特别护崽。”邻居沈四海感慨,付美明不仅没有嫌弃孩子,反而更加疼爱,带着他散步、照顾他起居,教他独立生活。
十五年前,丈夫去世,付美明独自照顾潘东景。三年前,付美明双眼失明了,镇上和村上得知情况后,让两人吃上了低保。“让老人去敬老院,可老人不愿意去。”当地村干部介绍,老人拒绝去的原因是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在家生活。
学煮饭
智障儿也会照顾母亲
实际上,付美明一直以来都在教儿子如何生活,但因为智力问题,潘东景还是需要母亲。洗澡、剪指甲,这些他都不会,只能靠母亲帮忙。
自从付美明失明后,母子俩吃饭都成了问题。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什么都不会的潘东景,却学会了煮饭。
“老婶子失明后,看着老婶子常饿肚子,东景用近半年时间学会了煮饭。”老人的侄媳妇柳建广告诉记者,潘东景学煮饭,从最开始的硬米,到湿哒哒的米粥,经过无数次烫伤后,终于煮出了松软的白米饭。而且,喜欢闲逛的潘东景,每次出门都会在饭点前赶回家煮饭,虽然不会炒菜,可两人吃着白米饭还是津津有味。
不少好心人得知老人照顾智障儿子的情况后,专程来探望。不过,老人却认为她所做的只是一个母亲的本分,“他就是我的儿子,一辈子都是。”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割不断。现在,最让付美明担忧的是儿子将来的生活,“儿呀,我走了,你咋办?”老人时而会这样问儿子。“嘿嘿……”儿子似懂非懂地憨笑几声作为回答,不过却会靠着母亲更近了,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
邻里情
邻居轮流送菜给母子成习惯
不仅社会和政府的关心,让付美明十分感激,更让她难以忘怀的是邻居的帮助。“潘家大院里都是亲人。”付美明如今智力开始衰退,但她一直记得邻居们的名字,潘定江、潘细景……
邻居们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去年年底,十几户邻居来到付美明家中,将老人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年时,每家还送来了一道年夜菜,让母子开心过年。
潘东景会煮饭,却不知道炒菜,邻居们便轮流送菜给他们母子,邻居们没有在一起商量,可帮衬母子俩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盲母弱儿的不离不弃让人心疼与钦佩!”邻居陈尾桂说。
来源:红网
作者:宋攀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