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推出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5个月 抛物现象大大减少

来源:红网 作者:王群欢 编辑:申太阳 2015-03-19 14:25: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3月19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王群欢)去年10月中旬,湘潭推出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到如今,已经5个多月了。在这5个月里,这一整治“乱丢垃圾”顽疾的有力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开车的市民是否还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往车窗外乱丢垃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车主、环保志愿者及市城市管理信息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

  一次处罚改掉了他的陋习

  “现在车窗抛物要受到处罚,被抓一次罚款100元,这个制度,你了解吗?”在车站路、雨湖路、河东大道,记者随机询问了10多位驾驶人,还有29位在公交站候车的市民,8成以上的人说“知道”。有的说是从报纸上得知的,有的说是从电视上了解到的,也有说是朋友告知的。

  “这个制度杀伤力蛮大的。罚钱事小,主要是很丢面子。”把车停在车站路幸福湾的刘先生说,一次处罚足够让他记一辈子。他告诉我们,当时以为交了100元罚款就没事了,谁知第四天, 女儿周末回来,一进门就冲他发脾气,说太丢人了。原来,他往车窗外乱扔垃圾的事在《湘潭日报》上被点名通报了,报纸被贴在他们的阅报栏。

  面对女儿的批评与抱怨,刘先生感到无地自容。从此以后,他在车上再不敢往外乱丢垃圾了,他在驾驶位右边放了一个一次性杯子,专门装烟蒂和槟榔渣,女儿也买了一个小垃圾桶放在后座。

  “别乱丢,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

  3月17日,记者来到市城市管理信息监督指挥中心,查看了一些市民的举报资料。从拍摄的视频资料看,乱丢烟蒂、槟榔渣的占到五成以上,也有纸屑、包装盒、塑料袋等等。据工作人员李夏介绍,现在,很多市民纷纷加入到反对车窗抛物的行列中,他们自费配备行车记录仪,在街头拍摄乱丢乱扔等不文明行为。“我们这里受理举报,一是通过网络,二是接待市民来访。每天,都有市民带着视频资料到这里来,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要接待100多人次。”李夏说,开车的朋友千万不要乱丢了,因为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

  “这个有奖举报制度很好。不过,我们参与举报活动,不是冲着举报奖励去的。”环保志愿者矛戈告诉记者,车窗抛物行为很不文明,令人生厌,影响市容环境,希望志愿者的努力能减少不文明行为。去年10月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实施后,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向会员发出信息,鼓励大家参与到举报活动中来。很多人报了名,有些车上装有行车记录仪的会员很积极主动,多次到市城管局提供了举报信息。同时,他们组织会员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引导市民参与到举报活动中来。

  车窗抛物现象大大减少了

  李芝(化名)是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实施以来,获得奖励最多的市民,到目前为止,他已经领到1万多元的奖金。“现在,要拍到车窗抛物视频越来越难了。原来,我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拍到10多条,现在一天只能拍到1-2条,有时,1条都拍不到了。” 李芝说,很多司机都晓得有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车窗抛物越来越少,马路上干净些,环卫工人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到马中中间去扫垃圾了,说明这个制度很管用。”李芝说,能为湘潭文明进步作贡献,他很开心。

  “从2014年10月15日受理第一例举报信息以来,我们共受理了4700多例,经甄别审核,2970例有效,共发放奖金297000元。”市城市管理信息监督指挥中心负责人刘进文说。

  该信息中心除了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将不文明行为曝光外,还以短信、告知函等方式告知被处罚对象,并将不文明行为信息记入湘潭市民文明档案。“经媒体宣传报道,车窗抛物举报奖励制度震慑力强大,收效很好。”刘进文告诉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罚,很多司机不敢乱丢垃圾了,车窗抛物现象大大减少。更可喜的是,一些受处罚的对象已经成为这一制度的义务宣传员,自觉地跟周围开车的朋友说,千万不要往车外丢垃圾,否则会被罚款。

  记者感言:

  市民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摒弃陋习需要外力强制促成。治乱须用重典,城市管理需要下“猛药”才能见实效。湘潭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期待政府推出更多有力的创新举措,来规范市民行为,帮助市民提高文明素质。我们相信,只要措施得当,很多创建方面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来源:红网

作者:王群欢

编辑:申太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3/19/406444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