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一位市民双手一直没离开正在学骑自行车的小孩身边。图/潇湘晨报记者陈杰
红网长沙3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储文静)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湖南省气象局联合省应急办、省发改委等部门召开气象防灾减灾联席会议。会议透露,2014/2015年湖南省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第二个强暖冬,暖冬之后,春季冷害发生概率大,今年清明节期间,湖南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市民请多加防范。
暖冬虽然让大家远离冬季严寒的困扰,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雾霾严重、强对流天气异常活跃等许多不利影响。据统计,2014年12月~2015年2月全省平均霾日数29.2 天,出现了2次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1月16~23日、2月4~12日),霾范围在50县市以上。
通过分析,以往的7个暖冬之后的春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冷害,并有连阴雨天气相伴随。其中,1999年、1987年、2007年等6个暖冬年份的3、4月期间,湖南大部分县市出现了“倒春寒”,2009、1979、2002、1966等年份出现了“五月低温”。
此外,专家表示,暖冬之后春季冷害发生概率大,今年清明节期间,湖南有可能出现倒春寒。
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在“倒春寒”的天气里,不妨可以吃点味儿冲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饮食上增加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这样能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处。洋葱、姜、蒜、芹菜这些菜类食物,中医认为,食可疏风散寒,帮助人体杀菌防病。
[NextPage][盘点] 湖南遭遇1951年以来第二强暖冬
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介绍,湖南的暖冬标准有两个,一是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二是冬季某个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且其他两个月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同期。达到其中一条标准,就可以判定为暖冬。
“刚刚过去的冬季(2014年12月~2015年2月),无论从哪个标准来定义,湖南都是典型的暖冬。”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介绍,整个冬天平均气温为8.3℃,较常年同期偏高1.5℃,位居1951年以来第2高位(1999年同期为8.9℃),且冬季各月气温均较常年偏高,1月平均气温偏高幅度最大达3.0℃。冬季偏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全省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也明显偏高(分别为5.4℃、13.1℃),均位居1951年以来第2高位(1999年分别为5.5℃、13.7℃)。
据统计,1951~2015年湖南共出现8个暖冬,按暖冬强度(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幅度及冬季各月气温偏高幅度)排序,分别是:1998/1999、2014/2015、1986/1987、2006/2007、2008/2009、1978/1979、2001/2002、1965/1966年。
[知时节] 何为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为何会出现暖冬?
廖玉芳分析,受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表温度偏高的外强迫影响,2014/2015年冬季大气环流表现出极地冷涡主体偏于西半球,因而冷源中心偏于西半球,东半球高纬地区冷空气则势力不强;同时欧亚中高纬盛行偏西风,出现强有力偏北风将高纬地区冷空气引导南下的时间少。冷源强度不强、冷空气南下动力不足,导致湖南省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第二个强暖冬。
来源:红网
作者:储文静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