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在福临镇征集“金点子”。县政协供图
红网长沙县站3月27日讯(分站记者 熊文)长沙县委开展“适应新常态、再创新辉煌”主题讨论活动启动以来,县政协积极谋划、认真部署,积极发挥“人才库”、“智慧库”优势,采取“3+3”模式,即全面解读+专题研谈+精心组织实施、深入调研+全面访谈+广泛征集意见、综合分析+集体座谈+分级联审报送,认真抓好活动的贯彻落实,凝聚集体智慧为全县改革发展献智献策。
大打“文化”牌,打造旅游臻品
长沙县政协常委唐杨松建议在松雅湖聚焦低碳文化
“依山居者情高远,傍水居者性智慧。松雅湖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有着全省最大的生态湿地湖泊的头衔,加上其综合开发的模式,决定了它三湘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同时也使得它成为长沙县的名片。”近日,长沙县政协常委唐杨松为长沙县“十三五”改革发展“金点子”提出了要“提升松雅湖文化氛围,打造长沙县文化名片”。
他认为,在湖泊并不稀缺的江南水乡,以湖为资源的城市和景点不胜枚举,要使松雅湖成为长沙县特有的名片,打造成旅游臻品项目,应该大打“文化”牌,“文化氛围是城市文化思想、文化沉淀、文化品格等众多的文化表达,是城市精、气、神本质的释放和溢出效应的外在呈现,是百姓文化需求的最直观感觉、体验与享受。”
纵观世界文化大国都相当重视文化氛围营造,纽约的多元文化、巴黎的浪漫气息等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就松雅湖而言,他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打造文化景观。打造松雅湖的“潇湘名人园”,湖南人杰地灵,将历代(重点是近现代)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内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湖南籍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伟业在园区内集结并以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再现,让游人超越时空重温历史,迅速提升松雅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效结合;打造松雅湖的“儒家文化园”,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湖湘文化精神淳朴重义、勇敢善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也是融入湖南人骨子里的文化资源,贾谊、陶侃、朱熹等学士名人都曾在长沙县留下胜迹;丰富松雅湖的文化设施,建立长沙县的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氛围营造长效机制,将公益文化场所建成百姓求知养脑的公园、求趣养身的乐园、求美养眼的花园、求闲养心的家园。
二是发展总部经济。将开启实现企业总部、松雅湖区域的双赢模式,对松雅湖区域的配套、消费能力带来极大的拉升。一旦松雅湖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能向外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也能够提升松雅湖的国际地位。
三是引入电子商务,聚焦低碳文化。电子商务产业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商业竞争的新态势,在松雅湖引入电子商务产业,不仅可以提升松雅湖的产业规模,成为长沙县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利于构筑低碳经济,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使松雅湖融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时代气息。
有序推进星沙“智慧社区”建设
长沙县政协常委周立强建议结合网格化工作,把信息化手段用在服务百姓上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宜居环境的必要途径。长沙县政协常委周立强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有序推进星沙'智慧社区'建设”的“金点子”。
“硬件设施建设是推进的关键,确保星沙每个社区配有电子信息显示屏等终端显示设备,每个社区用于社区办公的电脑原则上每人一台,每个社区配有一定数量用于辖区居民上网和培训的电脑,为居民提供信息化知识、上网技能培训,使居民就近享受上网服务。”他提出,还要为社区居民提供随时随地“一站式”服务,能够为居民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健等日常便民生活信息搜索引擎服务,使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最准确和最全面的周边生活消费信息。根据社区规模,在社区内安装一定数量的便民缴费终端。
周立强还提出为老人提供智慧养老的理念,其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即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同时,可通过调研在星沙选址做“智慧社区”试点单位,可以借鉴山东平阴县孝直镇的模式,如回家打开电视,不出家门就能看到社区发布的通知、公告,社区医院、学校、商店联系方式等信息,社区的各个角落都与社区警务室联网。“有关部门应该深入全国优秀智慧社区调研,吸取先进典型经验,结合星沙本地的实际,融入星沙的新科技,与网格化工作相结合,把信息化手段用在服务百姓上,让星沙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上升,得到百姓认可。”
把春华中学命名为百熙中学
长沙县政协常委黄柏强建议与北大合作办学,力争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
“张百熙一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养人才,对中国现代教育有开创性的贡献。长沙县有这么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应该受到人们长久的敬仰。”长沙县政协常委黄柏强提出了“将新建春华中学命名为百熙中学,引进北大优质源合作办学”的“金点子”。
张百熙祖籍长沙县春华镇,该镇洞田村建有张百熙墓园。张百熙曾任清代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吏部、邮传部等部尚书及左都御史、管学大臣等要职,是我国近代著名进步政治家、杰出教育改革家,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他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京大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大学之父。
黄柏强建议,要将新建春华中学命名为百熙中学,积极引进北大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把百熙中学办成湖南一流学校,吸引优秀学生来校求学,力争在百熙中学就读的学生每年都有人考入北大。他还认为,要系统研究张百熙的教育思想,大力宣传张百熙和百熙中学,争取北大的主要领导、学者每年来长沙县讲学。同时,保护好张百熙墓园,让北大学子常来祭奠祖师爷,让想考北大的学子也来拜祭北大的祖师爷获取精神的力量。此外,应对长沙县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论收集整理,如圣和中学创始人柳午亭、开物农校创办人彭海鲲、一代宗师杨昌济、徐特立等,在百熙中学建立长沙县教育成果陈列馆。
来源:红网
作者:熊文
编辑:申太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