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写过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作为一个正常人,假如让你失去三天光明,你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吗?是的,盲人的世界正常人无法想象,盲人的生活状况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在湘潭市已办证的6万余名残疾人当中,就有9287人是低视力群体,其中2368人为全盲。即日起,湘潭日报、湘潭在线将推出系列报道,从盲人的出行、就业、婚姻等方面,反映湘潭市盲人群体的真实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爱!
大湖路的盲道被机动车占领。(记者 谢雨芬 摄)
红网湘潭站4月2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谢雨芬 通讯员 谭光明)当您在十字路口遇见盲人时,有没有想过扶他一把?当您将电动车停放在盲道上时,有没有想过会绊倒某一位盲人?近年来,湘潭城区盲人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使盲人出行越来越便利。但是,盲道被肆意“霸占”、红路灯无语音提示、公交站牌无盲文标志等现象依然存在,给盲人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盲道被机动车“霸占”
作为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盲道的建设大大方便了盲人出行。然而,在湘潭市城区不少路段,盲道被“霸占”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成为盲人投诉的热点之一。盲道真的这么“忙”吗?
3月30日,在大湖路市二医院门口至市财政局路段,我们体验了一回走盲道。以市二医院门口为起点,我们蒙上眼睛,一步一步往前走。步行不到10米,就被一个障碍物绊住了脚。一看,原来是一辆电动车横放在盲道上。我们蒙上眼睛继续前行,仅50米的路程,又遇到了4个障碍物。我们不禁感叹,如果盲人朋友独自走在这条路上,该是怎样的“步步惊心”?
在韶山东路、南岭南路等路段,盲道被机动车占领、小商贩在盲道上摆摊经营等现象同样存在。3月31日上午,我们走访发现,从韶山东路市四中门口至基建营方向,沿途的盲道几乎成了停车场,电动车、小轿车肆无忌惮地停放在盲道上。“建设盲道本来就是为了给盲人提供方便,随意占用盲道只会让盲人出行变得更加不便。”韶山东路一商店老板何先生认为。
红绿灯无语音提示
“不敢一个人出门,在过马路时尤其害怕。”今年40岁的张先生是河西一家按摩店的按摩师。一天傍晚,他独自出门,想去对面的街心公园散散步。过红绿灯时,他竖起耳朵仔细听,感觉周围没有车。正准备穿过去,突然“嗖”的一声,一辆大货车和他擦肩而过。幸好旁边的人及时拉了他一把,他才没有撞到车上。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独自出门了。他每周只出去一次,而且必须有人陪着。
“如果有那种能发声的信号灯就好了。”张先生的呼唤也是大多数盲人朋友的期盼。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其他类型的残疾人相比,盲人的生活更加单调和封闭。因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也不敢独自走出家门。“正常人过马路尚且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更何况盲人?”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有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不少沿海城市已经设置了有语音提示的信号灯,可是在湘潭,这一工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导盲犬遭部分的士拒载
吴斌是雨湖区一家盲人按摩店老板,也是市盲协主席。两年前,他从大连导盲犬训练基地领回一条金毛导盲犬“Candle”。这是湘潭首只也是唯一的一只导盲犬。
自从有了“Candle”,吴斌的日常出行方便了许多,可是烦恼也随之而来。在乘坐出租车时,“Candle”时常遭到拒载。“的士师傅往往以为我带的是一只宠物狗,怕影响其他乘客,不让我上车。”吴斌说,他经常要出远门,每次打的都要和的士司机磨半天嘴皮子,但还是有很多的士不愿意搭他,这让他非常苦恼。不仅如此,在城区一些大型超市和商场,吴斌的导盲犬也被禁止入内。“有时候也懒得和他们解释,干脆不进去算了。”吴斌无奈地说道。
盲人渴望出行“无障碍”
“这几年湘潭市有关盲人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但确实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去年下半年,湘潭市对城区84条主次干道近200公里路段的盲道和沿石坡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解决了原来市区盲道不连贯、盲道有障碍物、盲道有停车位、沿石坡道狭窄或过陡等一系列问题,使盲人的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不过,由于监管难度大,盲道被占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除了盲道,湘潭市在其他盲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也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城区的信号灯语音提示、公交车站牌盲文标志、电梯楼层语音播报等盲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市盲协主席,吴斌经常到城区公共场所检查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但结果却让他不是很满意。“有些地下商场没有无障碍设施,汽车站出入口也没有盲人通道,有时候走在盲道上还会撞上电线杆……”吴斌呼吁,湘潭在盲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还须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让盲人的出行更加便利。
来源:红网
作者:谢雨芬 谭光明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