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时,女知青在田间被高压电线当场击倒
生死瞬间,王伟冲过去扯开高压线 女知青得救了,19岁的他再也没有醒来
▲王伟烈士遗像 记者 徐滔 摄
株洲晚报 记者 徐滔 通讯员 吕俊杰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没有退却,救下别人,却牺牲了自己。王伟的所为,正如其名——堪称“伟大”。
84岁老父为儿扫墓
“我今生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去小儿子坟上看一下。”87岁瘫痪在床的张凤荣虽因牙齿全部脱落“口吃”,但这句话在多次重复后,记者终于听清楚。她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卧床4个月了。
38年前,她19岁的小儿子王伟为救人而长眠于株洲县南阳桥乡的山头。“妈妈现在身体十分糟糕,说一定要去看下王伟,但人已瘫痪,去不了。”王伟的哥哥王毅对记者说。
4月2日上午10时,驱车一个小时后,记者和王伟父亲王振洲等4人来到王伟墓前。“我的好儿子啊,你现在不知道妈妈有多想你啊,她身体有病,不能来看你……”满头白发的王振洲扶着王伟的墓碑,老泪纵横。
“王伟,我们这里都知道他的事”
我们到达株洲县南阳桥乡桐山村石门塘组一下坡处时,王毅指着下面的农田告诉记者,这里就是王伟当年牺牲的地方。现在已成了大棚菜的种植基地,不再种植水稻了。看到记者在拍照,几个村民围拢过来。
“王伟,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他啊。”当地54岁村民陈光明说,王伟是当年下放的知青,救下了一个女知青,但自己却牺牲了。当地村民陈志元告诉记者,他和王伟年龄差不多,来往密切,现在依然印象深刻。
“人特别耿直,做事认真‘舍得本’,几乎不讲任何人的闲话,任劳任怨的……”他说,当年知青来他们组上,就是义务帮忙做事,有一些知青还是有点吊儿郎当的,但王伟做事特别认真。通过对当地村民的走访,记者了解到了王伟当年牺牲的基本经过。
1977年7月16日凌晨4时多,天还未亮,王伟就起床了,投入当年农村最大的事——“双抢”中,7时许,在水田割禾的女知青朱宜明不慎用镰刀割到380伏的高压电线上,当场被电击倒,全身抽搐。
“那时候用电动打谷机,380伏的电,又没有漏电保护器,只要几秒钟,很可能就致人死亡。”村民说,王伟当时就在朱宜明不远处,没有任何犹豫,飞奔着冲了过去,一把捞起高压线,朱宜明得救了,但王伟捞起的高压线处破皮了漏电,王伟当场牺牲。
“谁都知道,高压电不是好玩的,一下子就要人命的,一般的人哪个敢去救……”多个村民对王伟当年的英勇行为表示钦佩。王伟牺牲后,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市县很多领导来到现场,对王伟舍己救人的精神进行表彰。
1981年3月18日,王伟获称革命烈士。2012年,株洲县人民政府再次对王伟烈士墓地修葺并重新立碑。
被救者成了王家的“女儿”
“朱宜明现在成了我们的妹妹。”王毅说,王伟牺牲后,朱宜明改名为张宜明,和母亲张凤荣(王伟之母)同姓,认张凤荣为干妈。来往很多,逢年过节,都来看望两个老人。“上次我妈妈患病,情况非常糟糕,她特意从广州赶回来看望。”王毅说,这些年朱宜明就像他母亲的亲女儿一样。
好学敬业节俭认真的优秀青年
1958年2月8日,王伟出生于北京。其父王振洲是当年建筑材料工业部的一名优秀干部。1963年,王伟随父母来到株洲。王振洲在株洲石棉水泥制品厂工作,性格豪爽,工作积极,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母亲张凤荣,为人宽厚仁慈,贤良勤奋,生下王光、王明、王伟三个儿子。
“他从小就喜欢看雷锋、黄继光、欧阳海等英雄的书籍,每年都是‘三好学生’。”王振洲说,王伟中学4年,每期都担任班长或团支部书记,不仅成绩特别好,而且特别喜欢帮助同学,经常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辅导。“我记得有一年他得了全市最优秀的共青团员,当时全市只有两个人。”王振洲说,家里就是这个儿子最会读书,当年他的奖状贴满了墙壁。
1975年10月14日,王伟高中毕业后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和众多知青来到株洲县南阳桥乡。“儿子特别吃得苦,特别肯干。”王振洲说,他问了一些当年和儿子一起下乡的知青,得知有一次儿子肩膀上长了疔疮,痛得厉害,本来可以休息,但他忍着痛,出工挑砖,不叫苦不叫累。平时一有时间就去帮当地社员家义务做体力活,这也是他和当地村民关系好的一个原因。
哥哥嫉恶如仇,父亲80岁入党
“我这辈子,弟弟王伟对我的影响最大,是我的楷模,激励着我前行。”王毅说,他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保卫工作,在株洲大饭店做保卫科长多年。弟弟的事迹,也让他嫉恶如仇。当年抓扒手、抓小偷、上级布置的重大围捕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和最危险的地方。有一次,一个持刀歹徒淋汽油,从株洲大饭店的一楼淋到三楼,声称要烧掉这栋房屋。他不断和歹徒做思想工作,乘其不备时冲上去夺下了歹徒的刀子,用泡沫灭火器将火源危险点全部清理干净。“从来没有怕过,弟弟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我的这种性格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王毅说。
“儿子牺牲,我和妻子当时悲痛万分,但直到今天,我和妻子都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84岁的王振洲说,他因为家庭成分原因,一直没有被批准入党,直到他80岁的时候,才被组织批准。“我实现了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共产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他拿着自己的党员证和党费交纳收据给记者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爸爸是石棉瓦厂的技术能手,退休后,武汉一个石棉瓦厂多次邀请我爸爸去那里做总技术指导,对方承诺支付5000元/月的工资,但我爸爸不肯去,说这些关键技术只能给厂里,不能给外面的人。”王毅的妻子说,公公是个很“古板”的人,原则性特别强,一心为公,乐于助人。这些性格对王伟影响很大,也是王伟当年能舍己救人的原因之一。
来源:红网
作者:徐滔 吕俊杰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