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四个一”推进教育扶贫步入新常态

来源:红网 作者:刘军 王文华 张发军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何佳玲 2015-04-07 09:00:1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保靖站4月7日讯(通讯员 刘军 王文华 张发军)近日,保靖县实施“四个一”,全力推进教育建设扶贫工作新常态。2013年3月,保靖县教育局按照县里统一部署,派出建设扶贫工作队进驻保靖县野竹坪镇大坪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建设扶贫工作。两年来,教育局建政扶贫工作队按照“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经济上帮助群众,生活上关爱群众”的工作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身于大坪村的脱贫致富,致力于大坪村的繁荣发展,走出了教育建设扶贫工作在保靖县高寒山区的发展之路。
  
  明确一个思路——建设扶贫
  
  大坪村位于野竹坪镇西南部,属保靖高寒山区,三面与重庆交界,平均海拔700米,耕地面积1300多亩。全村三个自然寨,共280户,总人口1180人,其中劳动力400余人,五保12人,低保户28户,困难户80户,2012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为稳步推进大坪村建设扶贫工作,工作队以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深入3个自然村组摸底调查,掌握了两手重要资料:一是掌握了村民对组建村支两委班子候选人意向性看法。二是切实掌握了村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现状,整理分析了大坪村困难识别户的致贫真实原因。对村民脱贫愿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坚定了“产业富民、结对帮扶、支教助学”建设扶贫思路。
  
  搭建一套班子——引领发展
  
  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进驻以来,扶贫工作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建设扶贫决策和部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依托野竹坪镇党委政府,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工作队先后共走访村民300余人次,召开支部会议11次,为抓好村支两委的建设,每年给村支部提供了党训经费5000元。推行“三制一卡”基层党建工作法,开展“双抓双强”主题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选举产生了民众呼声很高的新村支两委班子,其中村书记王维彪和村主任龙兴民分别以98%和95%的选票当选。同时,注重干部的培训,把握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让村干部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强化了村支两委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可喜场面。两年来,发展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为更好地服务村民奠定了人才基础。
  
  推进一批工程——夯实基础
  
  推进公路改造工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靠村民出义务工修通近10公里的简易公路,因经济落后,一直没有得到大修,车难行、人难走。见此情形,工作队纵向反应情况、横向协调关系,硬化路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但施工过程中占田占土、石头滚进庄稼地了,村民也有意见,于是,工作队挨家挨户做工作。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工程质量问题,工作队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联系县交通局,召集施工队,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多方人员召开协调会,消除了村民们的思想顾虑。两年来,经过努力,扩宽并硬化了大坪村连接重庆秀山的8千多米交通要道;开通了3条近5千米的产业路;完成了4千米村间道道硬化改造工程。此外,大坪村还加大争资引项工作力度,完成投入430万元的800亩国土整治工程,使大坪村耕地面积突破2000亩。
  
  推进人畜饮水工程。大坪村分三个自然寨,住户相对集中,但饮水仅靠村里三口老水井艰难维持。为解决人畜饮水难题,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上山实地考察,最终找到了合适水源。县扶贫办投入87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于2014年5月竣工,结束了大坪村民挑水抬水的生活。
  
  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县教育局投入约26万余元新修了大坪村小学教室,添置了崭新桌椅、办公用品和食堂用具,招考了2名特岗教师,方便了孩子们上学读书。这样,学校活了,人气旺了,学生数由原来不足20人增加到现在50多人。2014年春,工作队3次联系了边城爱心协会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14年4月,联系教育老科协到大坪村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2014年7月,联系湖南第一师范“守望支教社”大学生为大坪村留守儿童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爱心支教活动。孩子们清脆的笑声,燃起了大坪村新的希望。
  
  推进房舍改造工程。县教育局投入近3万元资金,整修村部办公楼,并添置了会议、办公桌椅,村部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部活动中心焕然一新。工作队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村民危房实施改造。
  
  推进文明创建工程。强力推进同建同治工作,购置并新栽桂花树620余棵,印发300多份城乡同建同治宣传单,与280户村名签订同建同治承诺书,组织村小学生学习了基本环境卫生知识。工作队和村干部带头多次开展卫生清扫活动,给予3000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聘请了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太平坝墟场的环境卫生。配合镇计生组开展计生宣传工作。
  
  推进网络学习工程。为全村18名党员配置网络学习手机,凭借先进的网络平台,让村民及时了解致富信息、学习致富技术。
  
  推进结对帮扶工程。工作队进驻期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人次,让群众了解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汇报争取,保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军和县教育局局长宿云胜等班子成员在大坪村结对帮扶了9户困难群众,并多次到大坪村对帮扶对象进行经济和物质上的资助,还积极帮助他们拓宽致富门路。身患疾病的王为友,在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下,扩大养羊规模,羊群从13只增加到67只,养羊成了王为友一家主要经济来源。
  
  两年来,大坪村得到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交通局、县扶贫办、县教育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投入资金1188万元,村民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探好一条路子——特色产业
  
  壮大特色产业。工作队通过调研,根据大坪村得天独厚的高海拔优势,决定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路。采用“大户引路、能人带头”的模式,鼓励并组织村民进行延季节蔬菜种植,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形成特色,形成规模。联系县蔬菜办,为对口扶贫村提供了约100亩的菜种,先后4次组织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为村民培训,并拿出1.5万余元经费,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到秀山学习蔬菜种植的先进技术、先进的销售理念和模式、先进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管理等技术,增强致富能力。为有效抗旱,工作队投入3000元包水车送水,组织村民对蔬菜进行洒水抗旱。村民蔬菜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500亩到突增到2014年1380亩。采用“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的模式,大坪村兴起延季节高山特色蔬菜栽培之风。保靖县川河界高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并壮大起来了。
  
  开辟销售渠道。由于蔬菜种植面积增大,销售渠道不畅又成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菜农后顾之忧,工作队想到了与学校食堂对接。经过汇报争取,保靖县教育局长宿云胜主持“农校对接”工作推进会。川河界高山蔬菜合作社已经于2014年秋季与保靖县城区6所学校正式签订蔬菜产销合同,达成了蔬菜质量、销售协议。川河界上的蔬菜从菜地收割,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后,直接供应学校食堂。“农校对接”模式的推行,给学校食堂提供放心蔬菜,有效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也给建设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初步估算种植大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目前,大坪村的种菜模式已向附近小溪、腊洞等村寨辐射,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蔬菜,大坪村传统优势烤烟种植仍有300亩,西瓜、豆类等种植业也成为了村民增收的门路,还形成了以村民王为友为代表的13户山羊特色养殖专业户。大坪村这棵梧桐树还引来了长沙开元集团,该集团在大坪村试种50亩旱杂粮,大坪村也将成为长沙开元集团旱杂粮生产基地之一。
  
  两年来,工作队和1180名大坪村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2014年大坪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460元。笔者了解到:保靖县在今后的建设扶贫工作中,将继续加强高山特色蔬菜、旱杂粮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引导村民扩大种养殖业的种类和规模,拓宽做强“农校对接”蔬菜产销模式,探寻合作社蔬菜更多的销售门路,督促搞好2000亩封山育林工作,逐步实现大坪村全员脱贫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刘军 王文华 张发军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何佳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4/07/40586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