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开展“三下乡”活动20周年 服务到田头温暖送心头

来源:红网 作者:曾晓蓉 编辑:康晓乔 2015-04-08 16:46:41
时刻新闻
—分享—

QQ截图20150408074803

“三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不少农民朋友观看。 (记者 方阳 摄)

  红网湘潭站4月8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曾晓蓉)1月27日,寒风凛冽,冬雨如针。尽管天气寒冷,岳塘区荷塘乡青山村的乡亲们脸上却满是喜悦。这一天,湘潭201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仪式暨元旦春节慰问活动在该村举行。活动中,村民们不仅领到了书籍、农资、计生药具、春联等物品,还欣赏到了精彩的演出、享受了免费体检等服务,现场欢声笑语一片。

  把欢乐送到基层,把服务送到身边。近20年来,湘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的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一次次精彩的文艺演出中、一次次贴心的义诊服务中、一次次细心的科技指导中……农民的心暖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连得也更紧了。

  为了农民的微笑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没有亿万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1995年,由中宣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了文化下乡活动,反响十分热烈。1996年,中宣部等10部委把文化下乡引向深入,联合发起并组织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在党和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湘潭市的“三下乡”活动迅速蓬勃开展。主办单位从最初的几个部门,扩展到现在的市委宣传部、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消防支队、市司法局等20多个部门,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文化、科技、卫生扩展到现在的理论、法律、消防、交通等多个领域。

  “现场看更带劲呢,好喜庆!”在1月27日全市“三下乡”启动仪式上,村民刘阿姨不停感慨。刘阿姨是一名广场舞爱好者。不过,平日都只能跟着录像带或电视学一学,很少有机会欣赏到现场的表演。看着当天现场舞台上尽情舞动的姑娘小伙,刘阿姨也忍不住跟着跳了起来,脸上乐开了花。

  刘阿姨的感叹说出了湘潭“三下乡”活动的一大关键词——现场。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的飞速发展,世界越来越小,即使偏远的农村也能通过各类媒体了解到城市里的变化。然而,不论新闻多及时、节目多精彩,却始终没有抵达“现场”,也消除不了城乡之间地缘与情感的距离。

  而通过“三下乡”活动,湘潭的科技、文化、卫生等系统的工作者,纷纷从城市深入到农村一线,把最新的知识和政策、把精彩的节目、把高水平的卫生服务直接送到了农民家门口,实现真正现场“零距离” 服务与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市文广新局组织“三下乡”演出的各类小型文艺剧(节)目达600多个,传统小戏、折子戏100多个,传统戏剧、改编剧目30余台(部),现场观众逾20万人次。市直专业剧团的足迹遍布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此外,近年来,市新华书店、市图书馆每年都会精心准备上百种科普书籍或资料送到农村,市电影公司每年为农村免费放映的电影更是多达19000多场。近10年来,市卫生局共组织医务人员7000余人次参与各类卫生科普日活动,接待咨询义诊60000余人次。举办学术讲座600余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000余人次。

  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畜牧局、市农业局等相关涉农部门,也纷纷带着知识,带着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用真心、真情,换来了农民朋友的灿烂笑容。

  为了大地的丰收

  2010年全市“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湘乡市金石镇举行。了解到金石镇的种植户多,市科协特意举办了一场果木栽培实用技术培训讲座,由来自湘乡本土的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刘克斌主讲,他以自己多年果树栽培的经验,针对果树的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对金石镇的果农进行培训,并在果园里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三农”发展的关键。在“三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助力农民致富成为湘潭市“三下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和特色。

  每一年,市科协都会与承办启动仪式的乡镇和村组提前对接,根据当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科普服务。市科技局则根据农时,有的放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农闲时,请农业专家为当地农民传授畜牧健康养殖、水稻高产栽培等科学技术培训;农忙时,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市科技局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63次,参加的科技人员数达2000余人。共举办农民实用致富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950次,培训骨干农民7500人,开展各类宣传、咨询活动2380次,免费发送科普资料10万余份,受益群众多达数10万人。

  市畜牧水产局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资源优势和农民掌握的技术程度,向当地农民重点推选不同的养殖技术,鼓励发展畜牧产业。如在生猪生产优势地方推广瘦肉型猪养殖;草资源丰富的山区重点推广高产菜牛和山羊养殖。市林业局则在不同乡镇鼓励发展油茶、楠竹、花卉等苗木种植,并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免费赠送优良树种15万株,举办林业科技培训班70个,共培训林农4000余人。

  “以前养鱼靠的是一次次‘栽跟头’吸取经验,经过科普培训,学会了搞科技养殖,少栽了好多跟头。”湘乡金石镇养鱼专业户胡华一句话,说出了农民朋友对科技下乡活动的喜爱之情,也道出了湘潭市“三下乡”活动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家政策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场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等微宣讲活动中,市委宣传部把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最新理论政策及时传达到了每一个乡镇。

  为了共同的明天

  在今年初的“三下乡”启动仪式中,市消防支队带来了不少精美的农村消防宣传海报以及邮政消防明信片,成了现场的“抢手货”。市交警支队也带来了不少交通知识宣传资料,吸引不少村民前来领取阅读并咨询交通疑难问题。

  最初的“三下乡”活动中,市消防支队、市交警支队等单位通常只是作为协助单位参加。而在一次次活动的感染下,近年来,他们也纷纷要求加入到了“三下乡”的大队伍中,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类服务。“农民有需求,我们也有义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消防、交通安全压力越来越大。市消防支队和交警支队希望通过主动“下乡”,提升农民的消防和交通安全意识。

  现在,湘潭市的“三下乡”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环保、商务、司法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也纷纷主动要求搭载“三下乡”这班车,把相关服务送进农村。

  这是一种值得欣喜的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湘潭市的一项重要工作,离不开各领域、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而在积极更新观念,主动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时,湘潭市的“三下乡”活动也一直在探索如何从单纯的“送”向建立 “常下乡”、“常在乡”、“常驻乡”的机制转化。

  近年来,市文广新局每年组织全市文化志愿者“三下乡”文艺活动,本乡本村的文艺积极分子,既是表演者,又是文化志愿者。2005年起,市卫生局按照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将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进行整体安排部署。近10年来,共向基层医疗机构派驻3个月以上支援医务人员1500余人次,开展10000余例次手术示教,大大推动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则几乎是常年扎根在农村,扎根在田间,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湘潭……湘潭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的农村,都少不了广大的农民,更缺不了农业的发展。而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取决于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为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服务湘潭市“三农”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湘潭市“三下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城乡交流层次不断深入,从“偶尔的探望”活动到“经常的留守”,湘潭市“三下乡”活动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为全市农民实现幸福美好新生活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发展不会止步,服务没有终点。当前,湘潭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三下乡”活动也将紧密结合这一实际,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村迫切需要、农民乐于接受、农业收效明显”为原则,努力为农民提供急需的服务,让尽可能多的农民从“三下乡”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湘潭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提供助力。

来源:红网

作者:曾晓蓉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4/08/405805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