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财政管理,提高资金绩效。检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安排、变动、收支执行情况,看预算分配和执行是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调查掌握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分析存量资金结构,了解存量资金管理情况;审查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是否合理、及时,有无延压滞留问题;检查政府采购程序是否规范,关注政府采购商品的定价,揭示政府采购不节约、价格高,甚至高于单位自行采购价格等问题;检查政府性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是否应征未征、应缴未缴、违规使用等问题;检查各单位财政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拨付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是否安全等。
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维护民生民利。在对重点部门的预算执行和经常性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部门专项资金审计,关注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分析专项资金的效益情况,审查是否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分配无依据或依据不妥当、分配不公平,使用效益不高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专项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同时,揭露和查处侵占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民生民利。
重点关注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关注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市场公平准入等事项,揭示未按规定取消或下放相关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违规变相审批、变相收费和审批前置收费等问题。审查是否按照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否违规制定财政优惠、奖励、补贴政策,自定招商引资减免税优惠政策;是否违规办理非税收入征缴、减免、资产处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等。通过审计,促进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推动建立透明政府、阳光政府。
重点关注行政成本,倡导厉行节约。重点围绕“三公经费”、会议费、吃空饷和违反规定设立“小金库”等展开审计,全面完整地摸清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规模和资金来源,做好实际支出情况与预算批复数的对比分析,把以往年度的“三公经费”等支出数据进行集中收集、比对,揭示和反映部门在压缩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厉行节约。
来源:红网
作者:唐海龙
编辑:杨洁 实习生 陶园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