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农科院:将加大超级稻研究力度 培育高产多抗品种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雷雨丰 编辑:李艳华 2015-04-13 22:20:0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4月1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实习生 雷雨丰)4月13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超级杂交稻研究与发展座谈会”认为,超级稻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不能因安徽“两优0293”绝收风波而被否定,湖南省农科院将继续加大研究和示范力度,在超级稻的培育上,将高产、多抗、广适等性状结合起来,在高产的基础上,兼顾品种的抗性、适应性的生态加压筛选,使培育的新品种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据统计,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65亿多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每年多养活7000多万人。而超级稻发明以来,先后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攻关目标,大面积推广做到了高产优质,仅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14年在湖南省实施面积1100万亩,就增产粮食10.37亿公斤。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借风雨传播,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2014年10月,安徽部分地区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了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现象,受灾面积超过万亩。有媒体质疑隆平高科在安徽推广该品种的过程中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隆平高科则发布公告称,去年发生在安徽的“两优0293”大面积减产绝收现象主要由当地持续低温连阴雨的极端气候影响导致。
  
  2014年,安徽和江苏等省遭受罕见的阴雨、冻害天气,根据安徽省气象中心公开的数据,2014年7月至8月,安徽全省平均气温为26.2℃,为1994年以来最低,其中蚌埠气温为半个世纪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根据《农资导报》的报道,除安徽外,2014年,湖北、河南、江苏等多地因气候问题,很多水稻品种也出现减产情况。
  
  农业部第706号公告显示,“两优0293”杂交水稻品种于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意见认为: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公开报道称,安徽省农委于去年9月23日组织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等部门的专家对受灾地区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专家组鉴定结论为:种植田间出现异常系稻瘟病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孕、抽穗期间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导致该病暴发。专家表示,“两优0293”品种确实扛不住稻瘟病。该品种最大的优点是抗倒,但“高感稻瘟病”。此前安徽并非稻瘟病高发区,因此被列为“两优0293”的适宜种植区域。
  
  《财经》杂志报道认为,由于生物的适应性,一个杂交品种的优势一般只能保持数年至数十年,因此,市场上的杂交水稻品种需要不断更新。隆平高科生产的“两优0293”水稻,已在安徽种植长达8年。而通常一个新品种也就流行两三年,如果流行10年算是很好的品种。目前,我国超级稻百亩片攻关已完成第四期1000公斤目标,超级稻品种更新也已进入“第四代”,“两优0293”是超级稻第二期攻关培育的老品种。
  
  2014年8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新的审定标准更加重视品种的安全性,将南方稻区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由稻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大幅度提高到不高于7级,且对抗性不达标品种实行一票否决。
  
  《科技日报》报道称,2006年,“两优0293”通过国审的审定标准,仅仅只是适合于当时的科技发展的水平,而现在国审的标准,和原来相比,已提高了很多。换言之,这个第二期超级稻攻关的老品种,按照新的国审标准,就难以通过了。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雷雨丰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4/13/40566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