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岳阳站4月13日讯(分站记者 彭雨琪 实习生 谭嘉妮)眼下离2015年高校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间,找工作成为多数毕业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应届毕业生们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应届生没有拿到录用证,工作尚无着落。专家建议尚未就业的同学先就业再择业,网络申请投材料,或多跑招聘会现场,加强与招聘单位的有效沟通,或许可提高求职成功率。
“工作并不难找,难的是找到一个心仪的好工作。”湖南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应届毕业生小李告诉记者,临近毕业,自己班上的同学签了工作的还不到一半。找到工作的同学,不少是抱着先找个工作再说的心态。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系的王同学今年面临大学毕业。她说,虽然学校为学生就业每年都举办各种招聘会,但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于是去招聘会投简历,这种“无头苍蝇”似的找工作让她“想想就头疼”。
作为应届毕业生,李丹阳觉得自己对实习期的要求并不算高。他说:“三个月实习期,一个月2500元实习工资应该差不多够花。”但是跑了不少招聘会,大部分人力资源岗位实习期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
“很多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我也没想好是不是要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毕业了还有不少问题没想明白。”招聘会也跑了,简历也投了,应届毕业生小刘当前想法是,先签一个差不多的工作,积累多一点经验,等到以后职业方向明确了,再考虑换工作。
在采访中,很多毕业生表示,薪酬不要紧,先找到工作再说,只要能学到东西,累点或工资低点都没关系,眼光要长远点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份工是为自己专门订制的,只有在慢慢工作中积累经验,为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打基础,这或许也是无奈之后的最后选择。“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缺乏对岗位的必要了解,一次找到理想的岗位并不容易。”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沈菁指出,在如今就业形势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很难在就业的同时实现择业,与其让自己处于失业状态,不如先找份工作干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发现自己积累了社会经验,学习了职业技能,这是将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毕竟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经验。但前提是,求职者必须做好再择业的准备,真正积累了经验和技能才有可能打赢求职仗。沈菁同时也建议,年轻人不要频繁跳槽,这样会给用人单位造成心浮气躁、不稳重的感觉,反而容易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应届毕业生求职要兼顾网络申请和招聘会现场求职。”岳阳某公司招聘主管介绍,网络申请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可以在不耽误写毕业论文的情况下多多进行求职申请。
●当心招聘陷阱
湖南碧灏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辉介绍,毕业生在四处投简历时,可以首先在填写简历时强化个人能力、弱化个人隐私的填写。只需提供用人单位能及时联系到自己的方式,不必写明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若用人单位有要求,则可以在简历背面注明“详细信息可以面谈”字样。此外,李斌辉提醒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一是要注意专以骗取报名费为目的的“皮包”公司。他们“招工”时把职业吹得天花乱坠,先收取报名费。等你到了公司,又提出中介费、建档费、办证费、培训费等一系列费用。二是要注意有些公司大量张贴“急聘”“大量招聘”等广告,表面上求贤若渴,实则虚张声势,通过超员招聘,在短期内进行所谓的择优录取,“剥削”求职者试用期内的劳力。如果确认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维权。
●毕业后没及时找到工作,档案还能在学校存多久?
如果毕业后没有找到心仪的用人单位,可将档案转至你的生源地或经学校同意暂时留在学校,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两年。如果你超过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学校会将档案转至你的生源所在地。
●和就业单位签协议,需关注什么?
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首先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是否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单位的相关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时间及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是否都有明确规定,还应重点关注劳动合同内对试用期的说明。
来源:红网
作者:彭雨琪 谭嘉妮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