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徐家桥街道建宁巷13、14号,两套约40平方米的砖房,分别是戴凤其和楚爱莲的蜗居。戴凤其今年90岁,18年前老伴过世,她独居在此。年岁渐高,再加上年轻时落下的风湿毛病,戴凤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便,有时候煮一次饭就吃上好几餐。
“总不能让老人家饿着吧。”邻居楚爱莲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端饭倒茶、洗涤被褥、求医问药、煎药熬汤……有一次老人上厕所摔倒,楚爱莲赶紧跑过来帮忙,还让女儿将医生请到家里。
过去,两家都没有单独卫生间,上厕所得下楼。2006年,看着戴凤其行动不便,楚爱莲便将老人家的厨房改造成厕所,把阳台改造成厨房,两家人共用。戴凤其不爱吃辣椒,楚爱莲的菜每次都做得特别清淡,还特意煮烂。担心戴凤其突发状况,楚爱莲便让大女儿睡在老人家中,晚上听到老人呻吟,就给她按摩。戴凤其常常拉着楚爱莲的手,楚爱莲也不时凑在戴凤其的耳边说话,亲如母女。十年来,楚爱莲和家人一道,陪老人吃年夜饭,看春晚,过除夕。楚爱莲的家境并不宽裕,每月的退休金仅千元左右。
邻里真情提升“城市温度”
敲敲门问声好,邻里真情赛金宝。在不少中老年人的记忆里,“远亲不如近邻”恍如昨日:去邻居家蹭饭、将小孩托付给邻居照看、邻居帮忙调解夫妻矛盾……
但不知从何时起,伴随着高楼大厦的林立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昔日邻里情,因各式各样的“防盗门”阻断,而日渐变淡。
戴凤其和楚爱莲虽只是普通邻居,但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写满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十年坚持,提升了社会温度,加深了做人厚度,托起了心灵高度,值得点赞。
来源:红网
作者:刘毅 段爱兰 郭灿
编辑:杨洁 实习生 陶园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