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市“三甲”名医对接基层医生服务农村百姓

来源:红网 作者:周澜 肖同权 刘素凤 编辑:杨洁 实习生 陶园 2015-04-16 15:20:2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娄底站4月16日讯(娄底日报记者周澜 通讯员 肖同权 刘素凤)3月29日早上8点,娄星区百亩乡卫生院早已站满了前来就诊的群众,他们真诚期盼的眼神让市中心医院下乡义诊志愿者队的专家们精神为之一振。露天的开放式“诊室”,嘈杂的环境,专家们却忙得不亦乐乎。当天上午,市中心医院有包括2名知名专家、4名主任医师(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在内17位医务人员参加了义诊活动。共有200余名村民接受了义诊服务,志愿者队还为100余名村民发放了免费药品。
  
  “没想到还有知名专家”
  
  导诊咨询处、量血压、测血糖、量体温、领药处、专家义诊处……这里俨然是一个小型医院,百姓们先到导诊台向护士说明病情,再在现场服务的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前期基础检查,然后再分诊到各专家处就诊,整套流程进行得井然有序。每一个专家边上还坐着一个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他们要登记病人情况,有时还要充当“翻译”,同时他们还要学习专家们的诊断方法。
  
  “熊主任,您也来了啊?我以前到医院去找您看过病,挂个知名专家号要50块呢!没想到您还下乡来呀!”患有慢性胃炎的曾大爷来到市中心医院二病室主任、消化内科知名专家熊甲英跟前,有点喜出望外。在了解曾大爷平时的生活习惯后,熊甲英严肃的表情让曾大爷看起来像个受训的小孩一样,“把酒当水一样喝可不行,你这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这样我给你开再多药也没用。”在领到熊甲英开的免费药品后,曾大爷表示,今后一定听医生的,改掉喝酒的毛病。
  
  当天,现场还来了一位知名专家,心内科的主任医师刘志旗。在农村,高血压、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基础慢性病,所以,心内科的诊台前人数最多。重要的是,很多人完全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管理的健康意识,刘志旗在为他们诊断、开药的同时,还要教导身旁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叮嘱、宣教,希望他们重视慢性病的管理。
  
  “希望你们常来!”
  
  今年62岁的曾大爷因多年的老支气管炎被护士带到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周永升的诊台前。“我得支气管炎很多年了,吃了很多药总是反反复复。上次在电视广告上看到有一种药,说是吃了就不会咳嗽了,我买了6盒,可还是没好……”俗话说久病成医,曾大爷滔滔不绝,似乎自己已经是半个呼吸科专家了。周永升听诊后,耐心为他解释疾病的发病原理,劝导他戒烟戒酒,并为他开了几种药,还叮嘱他不要“乱投医”,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我们下乡义诊除了为乡亲们解决一些基础疾病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疾病,管理好自己的疾病。”该院内科支部书记刘晓红说道。
  
  70岁的龙奶奶径直来到市中心医院19病室主任、内科分工会主席、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飞跃的面前,她是通过乡政府发的宣传单知道朱飞跃今天会来卫生院,所以一大早就来等着。患有白血病的她曾在市中心医院19病室住过院,算是朱飞跃的老熟人了。她今天来除了想找医生看看,更重要的是来感谢恩人,她热情地拉着朱飞跃的手,请她中午一定去家里吃饭,被朱飞跃微笑着谢绝后,她含泪说道:“我们盼着你们能常来。”
  
  “哪里缺医少药,我们就去哪里”
  
  此次活动由百亩乡政府、乡卫生院与市中心医院内科党支部、内科分工会共同组织。义诊活动结束时,专家志愿者还和乡政府的主要领导召开了座谈会,百亩乡党委书记周俊华表示:“这是百亩乡组织的最高规格的义诊活动,对于出行不便的村民,乡里还派车将病人接过来,真正惠及到了各个村有需要的村民……”参与义诊的专家们感慨地说:“此次义诊活动让干部更加接地气了,与老百姓也更加亲近了。”“没想到市中心医院的专家还会到我们乡卫生院来,平时去大医院看病都要排上半天的队,今天专家到家门口来了,一定要来看看的。”老百姓们也是满心欢喜。
  
  市中心医院内科党支部、内科分工会在院内招募了一支包括近300名医务工作者在内的义诊志愿者队,他们将利用周末的时间,将送医送药义诊活动惠及到娄星区各个乡镇有需要的村庄。哪些村子是医疗资源最薄弱的,最需要医生去服务的,专家们就会将爱心送到哪里。

来源:红网

作者:周澜 肖同权 刘素凤

编辑:杨洁 实习生 陶园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4/16/40555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