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走遍全县15个乡镇,调研了一系列特色农业产业和扶贫开发示范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把特色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黄诗燕、文专文与十余个县直部门、16个乡镇场、九龙社会事务管理局党政负责人来到各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龙溪、龙渣等乡镇的茶叶,东风的油茶,下村、平乐等地的高山水果,沔渡、十都的竹荪,三河、水口的新农村建设各具特色。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成功带动大批农民脱贫致富;扶贫开发硕果累累,大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询问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市场监管等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一带八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基地规模、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水平、创新流通体系,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16日下午召开的工作会上,平乐、三河等乡镇,神农生态茶叶公司等企业分别做典型发言,就各自在特色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方面的经验进行交流,并提出今后发展设想。
黄诗燕指出,这次现场调研是一次大检阅、大比武、大促进。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特色农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基地,壮大了一批实体,致富了一批农民,涌现了一批人才,积累了一批经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就下阶段工作,黄诗燕强调,要做到认识更高,"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两大任务";守住"绿水青山",开发"金山银山"的"两大追求";优势持续放大,问题客观存在的"两大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抓好特色农业发展。目前,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品种数量多,精品名牌少;初级产品多,精细加工少;品牌建设多,市场影响小;单打独斗多,强强联合少等问题。发展特色农业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引导。要做到重点更明,突出科学布局,特色农业发展要适度规模、差异发展,与扶贫攻坚、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生态工业相结合;要突出精深加工,抓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和产品安全管理;要突出品牌塑造,抓产品品质、品牌整合,挖掘产品文化内涵;要突出产品营销,加大宣传力度,加快营销网络建设;要突出机制管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群众为主体,做大做强合作社;要突出扶贫攻坚,通过抓特色农业,建强基层组织,加强基层保障和基层服务,发展集体经济,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要做到领导更强,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服务,特别是技术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严格考核,全面发展特色农业。
文专文要求,抓好特色农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关键在解放思想,要以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引进新型市场主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推动农业招商,实现特色资源与资本、技术相结合;关键在大胆创新,要以新的方式方法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不断规范合作社发展,寻求新的流通方式、新的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炎陵县领导刘会才、戴诗平、欧阳鹏志、饶祥明、李军、谷早君、廖子强、盘晓文、罗光杰、谭芳林参加。
来源:红网
作者:邹密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谭兴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