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建:从退休工人到董事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编辑:杨洁 2015-04-19 09:09:26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17日,胡建在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最后出品把关。

  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摄

  创客语录:

  没有解决好问题,我不会半途而废,机械修理如此,开公司亦然。

  ——胡建

  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谢忠东 徐利平

  如果想吃青菜,不一定就要开辟菜园。胡建在决定改烧我省第一台生物质锅炉时,肯定没想到还要自己去解决燃料的问题。结果不但解决了,竟一发不可收拾,建成了国内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最大的企业。

  “生产原料是秸秆、树皮、木屑,甚至是中药废渣、菌渣等,我们给公司取名叫万木汇”

  堆积如山的木屑、秸秆,经过切片、粉碎、烘干,再铲至一条“张”开了大口的生产线前,机器轰鸣,上下传输,数道压缩成型工艺后,一根根黄灿灿的小木棒被“吐”了出来。

  4月17日,津市工业园一隅,记者见识了各种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全过程。最后“变”出一种锅炉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比燃煤更环保燃烧更充分,比天然气和电更省钱,更是它们无法匹敌的再生燃料。

  “生产原料可以是秸秆、树皮、木屑,甚至是中药废渣、菌渣等,我们给公司取名叫万木汇。”湖南省万木汇生物质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建告诉记者。

  胡建今年65岁,他的董事长生涯,是从工人岗位上退休后开始的。

  刚退休时,胡建的“理想”只是去朋友开的足浴城参个股,偶尔帮帮忙。一辈子跟锅炉打交道的他,发现足浴城的电锅炉太费钱,便提议改烧生物质锅炉。

  “烧生物质锅炉,费用是电价的三分之一,而且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胡建说,2010年前后,我省拆除的燃煤锅炉,基本上改烧了天然气或改成了电锅炉,烧生物质锅炉,他们算是省内第一家。

  可问题来了。在烧完了前期发来的4吨燃料后,锅炉厂原先拍胸脯保证的充足燃料,没了音讯。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真正的生物质颗粒生产设备,网上以生物质颗粒机名义销售的,我们买回来一看,其实是市场上饱和的饲料加工机。”胡建说,虽然加工原理相同,可由于压缩比不一样,设备损耗率相当大。因此众多选择在这一领域创业的企业,基本上走了弯路。

  “为了改良机械,吃了几个月的锯木灰,前后花费近百万元。”胡建说,经过不断“试错”,在对机器的压缩比、挤压模式和模板冷却系统均进行了改进后,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质颗粒机诞生了。胡建为此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胡董对机械有特别的悟性,现在我们在生产时,只要机械出了故障,都由他修理。”公司副总经理余澳告诉记者,胡建自15岁进入津市丝绸厂当锅炉工,而后做过多个机修工种,是个远近闻名的土工程师。

  推广循环经济咋有点难

  拿着改良成功的生物质颗粒机,胡建找到省内一家大型机械生产企业,想进行批量生产,可人家不感兴趣。但很快,他的发明被江苏一个朋友的厂家看中了,投产后,年销售额几千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作为回报,厂家赠送了几台生物质颗粒机。

  燃料生产问题迎刃而解,又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是只为足浴城那台生物质锅炉服务,还是惠及更多的人?选择后者,是这个退休老工人没敢想过的事。

  好在几个朋友都看好这个创业项目,“推广循环经济,国家支持,大有可为。”几个人决定参股,支持胡建。

  “现在在津市城区,全部改烧生物质锅炉,常德、澧县、石门等周边县市也在逐步推广。”胡建告诉记者,公司从开始一天生产几百公斤生物质颗粒的小作坊,到现在有了年产2万吨的生产规模。

  生意越做越大的胡建,又有了新的苦恼。

  “只有开了公司,才会感觉到一分钱想掰成两半花的滋味,没有钱,新来的订单都不敢接。”胡建说,几个股东资金有限,银行贷款审批严格,公司到现在还欠着一些基建款,去年若不是省发改委签批的180万元秸秆加工在建项目补贴,差点运转不下去。

  “其实我们设计的年生产能力是8万吨,又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只要资金的瓶颈解决了,前景广阔。”胡建说,如果有投资者看好,他愿意出让部分股份,因为这条清洁能源之路,他还想坚持下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