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峰镇东侧村村民雷利标去年刚刚买了一台履带式旋耕机。春插在即,他一大早就下到田里忙活开来,不到20分钟,雷利标就把一块将近一亩面积的水田犁扒得平平整整。
由于蓝山县的水田大多在丘陵地带,田亩相对较窄,大功率履带式旋耕机逐渐受到农机手的青睐,这种既可犁田,又能起垄的机器也成为当地春耕时候普遍运用的机器,熟练的农机手,一个小时能整理两至三亩水田。像种粮大户陈昌军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这台高速插秧机,一个小时插3亩田不在话下。正是由于使用机械化种田,陈昌军才能轻松经营好一千多亩水田。
近年来,为解决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蓝山县以突破农机作业瓶颈,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重点,采取“一带二帮三促”等措施助力春耕。一方面,农机技术人员邀请农机生产厂家携带新型农机具举办水田翻耕作业示范,组织农机手、种粮大户现场观摩,凸显机具作业效应。实行“三包”即包乡镇、包机插秧面积落实、包农机具推广,下到各乡镇和村组早稻区,帮助农机专业大户检修机具,推广先进的农机具技术和机具,指导农机具操作使用。另一方面,以先进农艺和农机推广为契机,积极向县里争取项目,促进支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以下乡镇进村组到田间为农机问诊为出发点,把农机具技术和机具送到老百姓手中,促进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和农机装备水平上台阶。大力培植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开展农机具社会化服务。
目前,蓝山县共投入各类农机具800余台套,这些农机具在田间地头开足马力运转作业,促进了全县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来源:红网
作者:何明贵 孟江兵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