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农业、农机部门介绍,今年双峰县56.5万亩稻田,除3.5万亩地处高山、高坑、陡坡小坵田块不宜农机耕作外,其余的53万亩稻田实行全程机械化,每亩可为农民节支增收200元以上。
双峰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为杜绝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在落实好中央有关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协助搞好土地向种田能人流转。
在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贴的同时,近年来,县乡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机插秧,县财政“农机技术推广资金”50万元,粮食发展基金切块23万元,农业发展基金切块53万元,乡镇财政安排资金85万元,将水稻育秧设备和机械作为购机补贴工作的重点并优先保证,对机插稻实行县乡累加补贴,还拿出一定资金奖励种粮大户。
县农机局积极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组建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中心,采取集中办班讲理论,现场指导授技能的免费培训模式,先后培训农机手、农民工8200多人,对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持证上机;同时组织50名农机技术指导员常驻乡镇,确定每名农机技术指导员负责10户农机示范户的农机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演示,再由每个农机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0户以上种粮农机大户,从而促进了农机技术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广泛推广,全县涌现出了购买农机具的热潮。三塘铺镇罗堂村邓宋辅今年流转120亩稻田后,随即在双峰湘中农机大市场购回了耕整机、拖拉机、插秧机等5台农机。
现在,双峰已拥有农业机械18.5万台,总动力达89万千瓦。农机具的普及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遏制了耕地抛荒,还为农民节支增收8000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龚闯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