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香樟东路桥下涵洞。因为两边马路高于中间,此处每逢暴雨都会积水,雨花区市政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桥下增挖一个排水口,埋放排水管。图/潇湘晨报记者张迪
红网长沙5月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成婧)5月5日下午3点,长沙香樟东路桥下涵洞内(位于香樟东路与花侯路交会处附近),四五个身穿“雨花市政”橙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正在由东往西方向的路面上进行破路施工。施工场地的东面立着一个“市政抢修车辆绕行”的告示牌。这个涵洞叫香樟路立交中桥,位于这段路的低洼地段,紧靠涵洞的路边还能看到因雨水冲刷附着在地的黄泥。
据雨花区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建设科副科长刘耀冬介绍,5月1日晚上大暴雨,香樟路立交中桥下的这个涵洞里,积水深度达20厘米左右。
在现场,潇湘晨报记者看到,施工人员在路边挖开了一个长方形口子,作为泄水井。垂直于泄水井再凿开一条长大约4米的沟槽,一直延伸到路面中间的检查井附近。施工人员把沟槽修理平整,并使它从路缘到检查井附近呈一定下降的坡度,随后把两根直径为200毫米的排水管道铺设在沟槽里。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让从泄水井流下来的水更加快速流进检查井的主排水管内。
泄水井一般设在路边,路面的水会通过泄水井流进下水管道。“这里处于下坡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以前这里是没有泄水井的,只有一个检查井,这样的话积水就排不出去,只能靠人工用抽水泵抽水的方式把这里的积水排干。”刘耀冬表示,5月1日晚上长沙突降暴雨,这里就是靠人工守点抽水,以及揭开检查井井盖帮助水流的方式排水的。
“有了泄水井,一般的常规小雨,排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遇到极端的暴雨或短时间强降雨,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积水存在。”刘耀冬说,这个地段已经被列入雨花区责任守点的重点积水地段,下雨时,有专门的排水队员负责这一片的日常巡查。5日下午4点左右,增加的两个泄水井和铺设的排水管道已经施工完毕。
刘耀冬还告诉记者,在香樟路立交中桥往西不远处的另一座立交桥下,也处于地势低洼处,情况稍有不同的是那里泥沙淤积,泄水井完全被掩埋,雨水根本无法排入地下排水管道内。5日下午,记者看到路边堆积的淤泥有将近15厘米厚,雨花区环卫局市政局园林局的工人正在对这些淤泥进行清理。
“这里原来就有4个泄水井,但是淤泥堆积太厉害,把淤泥清理完之后,我们将会在这里最低的地方再增加两个泄水井。”刘耀冬这样表示。
[新闻背景]
雨花区47处积水点整治完工
从今年2月份开始,雨花区市政局便开始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积水路段进行整治,5月5日,潇湘晨报记者从雨花区市政工程管理局处获悉,截至当天下午,香樟路立交中桥下涵洞内的整治施工完毕后,雨花区对积水地段的整治已经完工了47处。
这些积水路段主要分布在万家丽路、车站路、沙湾路、劳动东路、曲塘路、圭白路等。主要措施是增加泄水井,增加检查井,增铺排水管道,降低泄水井的高度以及清除沥青油包凿平路面等措施,以便于排水更顺畅。
刘耀冬表示,这些积水路段都是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期间发现的,造成这些地方积水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附近工地施工造成水泥堵塞泄水管道,二是由于各类破路施工(如铺埋自来水管、燃气管等),造成排水管道被破坏。同时,还提到,市民乱扔垃圾也会造成泄水井的堵塞。
[特别提醒]
重点积水路段必须专人值守
潇湘晨报记者从《雨花区市政工程管理局防汛预案》中获悉,为了确保汛期雨花区范围内排水畅通,雨花区市政局列出了13个重点积水地段。分别是:
1.红星美凯龙、时代阳光大道与韶山路交会处;
2.湘府路、井圭路处
3.万家丽路、黄谷路交会处
4.环保大道、圭白路处
5.时代阳光大道花卉市场前
6.香樟路井圭西南角
7.洞井路(香樟路以南300米处)
8.韶山路湖南女子学院前、步步高超市前
9.香樟东路桥下涵洞
10.京港澳高速下长沙大道处
11.万科金域华府和湖南联通相邻路口
12.车站路劳动路口
13.雨花路靠芙蓉路段
解读:
这13个积水地段中被列为重中之重的四个地段是红星美凯龙、时代阳光大道与韶山路交会处;湘府路、井圭路处;洞井路(香樟路以南300米处)、车站路劳动路口。
被列为次重点的两个地段是香樟路井圭西南角、雨花路靠芙蓉路段。
这些地段大多数地势低洼,遇特大强降雨时,或容易冲开检查井井盖,或容易被垃圾覆盖造成排水不畅。这些地段都需要人工守点,揭盖助流。长沙市雨花区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建设科副科长刘耀冬表示:“揭盖助流时必须有人守点,一是确保车辆行人的安全,二是为了不让垃圾重新堵塞井口。”
来源:红网
作者:成婧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