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进入高温季节后,食品易腐败变质,各种致病微生物易滋生,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加大。
为保证食品安全,一方面,镇街及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餐饮单位、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重点防控食品、加工人员及制作环境、工具、容器、设备间形成的细菌性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居民应注意妥善存放食品,需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包装食品要即开即食,开启后应及时冷藏且不宜久存,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剩饭剩菜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无证食品小作坊
将被整顿或取缔
目前,市面上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经营店、小诊所、小药店等占了食品药品监管对象的70%。从5月上旬至8月底,全县将全面开展“四小”单位的整规,彻底整治各类突出问题。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首先将摸清其行业状况,对有证经营且较规范的加大宣传,引起示范效应,对有证经营存在问题的加强指导规范,对无证经营但符合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限期整顿,对无证经营又存在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一律取缔。
对小食品经营店,将查看经营者食品流通许可证、产品进购票据台账、供货商资质、产品检验合格报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和经营场所环境卫生,重点查看有无过期、“三无”食品。
对小诊所和小药店,重点检查其是否具备经营资质,医疗器械、药品来源是否正规,产品进购台账和供货商资质是否齐全。
学校等使用的猪肉
须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豆制品、米粉、生猪产品是老百姓日常三大主食,近日,长沙县政府下发了整顿和规范三大主食生产经营秩序的指导意见。
豆制品和米粉生产加工企业100%列入质量监控范围,不能按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和小作坊,一律依法责令关停。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机关(企事业)食堂等单位及餐饮企业100%实行豆制品和米粉采购索证索票、台账登记制度,通过扶持正规生产企业,引导相关单位进购正规产品,挤压黑作坊的生存空间。
保证城区定点屠宰率实现100%,严厉打击私宰滥屠现象,保证市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机关(企事业)食堂等单位及餐饮企业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并建立肉品进货台账。
分片区对流动厨师开展培训
目前,农村集体聚餐实行公司化运营已成常态。据统计,全县现有流动厨师776人。今年,县食安办将分5个片区对流动厨师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分操办农村集体聚餐注意事项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从以往的农村集体聚餐事故看,使用凉菜是主要原因。”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将强调禁用凉菜和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菌类食物。
此外,要求镇街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报备、督查和指导,将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来源:红网
作者:盛磊 梁萍
编辑:曾小颖 实习编辑 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