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独特的方式告别人世、回报社会
汤海胶是韶山市如意镇球山村张家组农民,现年53岁,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和心脏病,因担心“死神”会不期而至,“浪费”了“身上唯一有用的东西”——眼角膜,他和家人商量好,要把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人世,并在身故后继续回报社会。
听说他想要捐献眼角膜的事,我们来到他妻子做临时工的场所和老两口栖身的住处:韶山某单位传达室。
眼前的汤海胶,看上去是一副明显的慢性病容,说话也没有多少气力。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从他身上丝毫感觉不到任何的颓废。
谈到疾病和死亡,他竟一直显得十分淡然、从容。
“我说不定哪天就会‘伸腿走人’。政府和社会一直对我这么好,我要留下一点东西回报给社会。内脏器官都不行了,眼角膜是我身上唯一有用的东西。”汤海胶神情开朗地说。
汤海胶12年前被检查出双肾萎缩、肾衰竭,7年前开始持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至今。2014年8月,他又出现心脏衰竭病征,险些丧命。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已因心脏衰竭而入院抢救了3次。
饱受病魔折磨,背负沉重负担
汤海胶1978年从韶山如意乡五七中学高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务农。1982年农田包产到户后,成了家里种田的主力。后来,到竹鸡塅经营照相馆多年。随后又为韶山某单位守了几年传达。2008年,他尿毒症越来越严重,干不了任何活了,开始了每周两次至三次的血透生涯。
汤海胶刚开始做血透时,韶山市还没有血透机,只能去湘乡做。每回清早4时30分,天还没亮,夫妻二人就要起床,做好带到湘乡吃的午饭。做完血透后,当天再赶回家。2011年,韶山医院引进了血透机后,汤海胶夫妇才总算不用每周两三次地长途奔波了。
长期做血透,费用很不“秀气”。不算住院的费用,汤海胶每月光是做血透一项,就要花到6000多元。头几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不高,大概只合到30%多。巨大的费用负担,靠妻子替人守传达是远远不够的。幸亏汤海胶弟弟妹妹给予他们长期的接济,治疗和生活才勉强维持下来。
政府惠民政策帮他度过难关
最近几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加上两个女儿都先后工作自立,汤海胶夫妇二人的经济负担也逐步减轻。今年,他又听说农民大病医疗制度进一步改革,报销比例最高可以到80%。
政府的惠民政策,让汤海胶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这回,他是真的安心了。
他生起了捐献眼角膜的念头。他说:“我做透析这么多年,费用这么高,如果没有新农合和农民大病医疗,我活不到今天。是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救了我的命!我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回报社会。我现在做不得任何事了,而且随时可能会死,所以,我现在想赶快联系好捐献眼角膜的地方,免得到时候来不及取走。”
汤海胶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他对女儿说:“爷老倌现在是过一天赚一天啊!我很感谢政府和社会!”
女儿说:“留下眼角膜,帮助那些看不见的人,他们会替你继续看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杨卫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熊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