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泊尔 请听一个湖南画家戴树铮的心声

来源:红网 作者:徐长云 编辑:王娉娉 2015-05-14 15:43:03
时刻新闻
—分享—

82621431366629046.jpg

《带翅膀的难民》。摄影2011年。

70721431366629062.jpg

《巴德岗街坊》。油画2012。

74131431366629062.jpg

《老烟民》。油画2015年。

55181431366629078.jpg

《窗口》。摄影2013。

  红网长沙5月1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长云)四年前,湖南画家戴树铮用相机拍下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神庙,以及漫天鸽群,而今神庙连同尼泊尔15.3万座建筑物在“4.25”大地震中被毁。地震造成尼泊尔至少7903人死亡,16390人受伤(截至5月6日数据)。

  尼泊尔震灾令戴树铮痛心不已,他整理了自己关于尼泊尔的艺术创作,一场为尼泊尔祈福的展览——《尼泊尔不哭——戴树铮“佛国洗礼”油画·摄影展》,将于5月22日在长沙开启。

  展览将展出他的20多幅写实主义油画、50幅人文摄影作品。

  或油画或摄影,记录震前的美好

  对于有着一颗永远的青春之心、儒雅帅气的“老头”戴树铮而言,两度赴尼泊尔采风是他退休生涯里最为美好的时光,“仿佛受了洗礼”。那是一个温善,祥和,无欲无争的国度,他走街串巷,遇见人,遇见风景,流连于神庙与古建筑,心里总有莫名感动。

  “一天下雨,见二大汉骑自行车不慎相撞,买的早点都掉到泥地上,相视一笑各自离去,连道歉都不需说。”处处可见这样的宽容,和善——这样的感动也贯穿在他的油画及摄影作品中。

  “尼泊尔”题材油画,主角都是人,比如“陶坊女工”,健康健硕,有男人一样青筋直暴的手,却有着一种久违的美——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一种生命本质的美;还有恬静的少女,历经沧桑的老汉……除人物特写外,也有或劳作,或三五成群闲聊的场景。无论哪种场景里的人,眼神均平和安详,隐现着淡然之乐。摄影作品也以人文为主,体现他的一些思考。

  展览策展人是戴树铮好友、作家彭见明,“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展览,也有人性的高度,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尼泊尔人虽看不到这个展览,但在天之灵或能听到一个湖南画家的心声。”

  彭见明称,展览分两部分,油画,摄影,二者是互补的关系,“照片中的某个人或成为了他油画创作的主角。两个艺术门类都是他强项,都具有很好的纪录价值。震灾无情,那美好的一切或许已经不存在,但他以油画、摄影的方式纪录了它曾经的美好。”

  他画尼泊尔人,觉得是一种修行

  彭见明评价戴树铮的摄影作品:“没有停留于记录生活、玩技巧的层面,是有感情、有深度、堪称‘作品’的艺术。”“那高原的伟岸、静穆、安详、质朴,观后令人无不动容,心生景仰”。戴树铮出生于50年代初,是地道的老长沙,做过知青,当过制版工人,曾在某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之职20余年。他在壮年时创作油画,画风景,如今画人。如何看待这由风景到人的转变?彭见明道,“戴树铮从尼泊尔回来就跟我讲,尼泊尔人不富裕,但安贫乐道、心境平和,他便有了表现他们的强烈欲望。他选择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细腻而真实地表现对象,唯有这样才能完成他的创作初衷。”

  戴树铮自己亦总结“过去画风景,追求技巧、表达私人情绪,太窄了;艺术创作应有对于当下的反思,关切。”他画尼泊尔人,内心愉悦,觉得是一种修行,也觉得自己“慢慢完整了。”过去他曾困惑,这个世界会好吗?在创作的过程里,他想:人心变好,世界会好。

  地震毁坏了尼泊尔一些美,这些作品,挽留了一些。

  展览期间,将邀请观展朋友,题签“万众祈福”长卷,表达对尼泊尔人民的问候和祈祷。

  活动安排

  《尼泊尔不哭——戴树铮“佛国洗礼”油画·摄影展》

  展出时间:5月22日—30日地点:长沙美庐美术馆费用:免费

来源:红网

作者:徐长云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5/14/11377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