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是产粮大县,也是全国的优质稻供应基地,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连续11次蝉连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双峰县先后出台6个促进粮食生产文件,大力推行“扩双压单”,遏制耕地抛荒,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培育和扶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除对种植双季稻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实行专项补贴外,还将从全县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中评选10名种粮标兵,予以重奖。同时,对种粮大户予以低保待遇、农机补贴、免费培训、专家指导、技术服务、粮食直补等政策倾斜,并继续投入1700万元,直接补贴给双季稻种植大户。
这些举措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催生全县种粮大户脱颖而出:早几年在广东某公司当技术主管的锁石镇景星村村民邹湘全,舍弃高薪职位回家承包稻田628亩,投入资金258万元,组建了景星种植专业合作社,早稻面积移栽达100%。至目前为止:今年全县承包30亩以上稻田的种粮大户达2600多户,种植的双季稻占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由去年127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8万亩,再一次刷新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的历史记录。
来源:红网
作者:彭牡 王玖华
编辑:曾小颖 实习编辑 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