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文字记录回忆
今年77岁的吴定邦老人说:“记账,可以让糊涂人过明白日子。”他从柜子拿出一个档案盒,里面装着不少发黄的小日历本,翻看每页,上面仔细地记录着他家每天的收支情况,最早的一本是在1999年。他说,他和自己的爱人都有个记账的好习惯,就是不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记录下来,哪怕是给孙子们的一点零花钱。在吴老家,还有着另一笔有趣的账,那便是他会在固定抽屉内放上一些零钱,家人可取可放,但必须把用途记录清楚,他说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000年6月:米60斤,51元;猪油8斤,24元。”翻开破旧的算数本,封面标注为“2000年账本”,上面是吴老总结好的每月开支情况。他说,那时候他的工资是1008元,她爱人的工资是331.9元,两人的工资并不富余,一直过得比较节俭,知道每个月的开销情况后,也不至于让自己过糊涂日子。
当然,吴老还有一个记事的好习惯。“这里记录的是‘2002年2月25日,小宇今日进机关幼儿园。’那天是我和爱人一起送他去的……”吴老一边翻阅他的记事本,一边告诉记者,他喜欢将他或他家庭中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不同的事件分别记录在家庭记事本与个人记事上,每次翻看时,他都能从中找出往昔难忘的回忆。
他用照片慨括一生
“凡人都要照相,我算了下,我有1200多张照片,正是这些照片为我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也让我更了解自己。”吴老不喜欢刻意地去照相留影,但这些年来,他还是有不少美好瞬间被记录下来。翻开相册中的一页,是吴老自16岁到70多岁的历程照,每一张照片都诠释着不同阶段的他,有他学生时代的,有他刚参加工作时的,也他有退休后的,每阅过一张照片,他的手都会停留片刻,仿佛想定格在某一个重要时段。
翻开相册的另外几页,是吴老的一些证件复印照片,其中有他最早的毕业证,也有他第一次参加工作时的聘书和工作证,诸如此类的照片有30余张。“这里还有几张是别人与我的书信,我将它们也制成照片,作为留念。”多年来,他广交朋友,这几封正是5位将军与3位部长及夫人的亲笔回信。为了晚年的生活多些精彩,吴老还时常陪爱人到外地走一走、旅旅游,每到一处景点,他都会帮爱人拍下并记下这一美好时刻,再带回家中框表起来。
吴老告诉记者,家里空间不大,在2008年5月份,他已经将部分照片、书籍、作品手稿、工作日记、学习笔记等394件档案移交到县档案馆。而目前,他仍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档案馆,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青人向他一样学会记录,将有意义的物件保存好,等到以后这将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来源:红网
作者:陈练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