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址曾是红军长征激烈战斗的地方
该桥建造于1967年,桥高65米,主拱跨径108.45米,全长155.8米,桥宽8.2米。站在远端眺望红星大桥,它横跨两座大山之间,飞架在峡谷之上,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流水在深谷中轰然作响,站在桥上遥望青山,风景是绝美的,唯独有恐高症的人不能俯瞰,深谷高壑让人双脚颤栗。
这座大桥,有着耀眼的光环——曾是亚洲最大跨度的单孔桥,目前仍是全世界最长的双拱结构大桥。桥址曾是红军长征激烈战斗的地方,红军指战员们在这里历时半个月终于冲破了敌人第二道封锁线。大桥因此得名。
红星大桥为连接106和107国道之纽带。沟通了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的公路交通。“如果没有这座桥,桂东人去郴州就得绕道,走汝城,或走茶陵、安仁那条线路,至少要多走100公里。”
V形峡谷上建大桥,在如今也绝非易事
今年65岁的松树墩村村民罗娭毑曾见证了红星大桥的修建。
“修桥的地点是我们这里放牛的地方,名字叫牛岗排。”罗娭毑告诉《长株潭报》记者,修这座桥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动了两三百名工人,就地砍山上的杉树架拱、搭架子,光木材就用了1400多立方米。”
红星大桥所处的牛岗排,两边都是高山,山脚下有一条濑水河流过。大桥的两端架在水平距离107米宽的悬崖上,跨越60多米高的V形峡谷。在这样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架桥,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绝非易事。“下雨时山水很大,濑水河经常暴涨,很容易将木材架子冲走;峡谷中滑坡、泥石流也是常有的事。”
从1967年3月动工到当年12月完工,红星大桥的建设只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建桥的都是一些外乡人,苦得很。”罗娭毑说,工人们每天很早就起床上工地,很晚回来睡觉。让罗娭毑印象最深的是,大桥修建时,每天峡谷里都传来嘹亮的“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至今仍让罗娭毑琅琅上口。
红星大桥何去何从?
大桥将封闭,留作景观桥
作为致敬之作,红星二桥10月1日通车
走过48载的红星大桥,目前成了一座危桥。多年来的超限额通过,让这座大桥不堪重负。2011年该桥被认定为四类危桥后,交通管制、限载通行。
大巴车行驶到红星大桥后,车上的旅客都得下车步行,等司机开着空车通过大桥后,旅客再上车。小车一辆一辆过,运货的卡车禁止过。
鉴于红星大桥修复后仍无法满足日益加大的客货运需求,省公路管理局与株洲市公路管理局协商后,决定兴建红星二桥。
按照项目规划,红星二桥选址在老红星大桥下游30米处,桥长181米,桥面宽9米,通行能力将由老桥的13吨提高到100吨。
工程于去年4月开工。工程承建方株洲先达公司项目经理谭晓强透露,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今年10月1日,红星二桥将竣工通车。
红星大桥何去何从?根据规划,将作为景观桥保留。出于安全考虑,红星大桥将封闭,不再允许通行车辆及人员。“未来,红星大桥将不再人来人往……”
你所不知道的红星大桥
曾作为军备用桥,还有专人职守大桥
“大桥建成之后,很长时间有部队在这里看守。”据炎陵县龙渣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桥的东头建有一个哨所,西头建了一座碉堡,上世纪70年代,湘潭军分区派了一个保卫班守护着红星大桥,负责维护和通行。
桥东西两头的山头也修建了高射炮阵地,派专人职守,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撤走。当初的军备用桥逐渐演变为民用桥。
来源:红网
作者:聂千川 谷经华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 张桂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